北湖区的夜晚,比东城安静许多。杨淑婷坐在宿舍唯一的那张椅子上,窗外只有偶尔驶过的车辆声和远处工地隐约的轰鸣。她没有开大灯,只点了桌上一盏小小的台灯,昏黄的光晕勉强照亮她面前摊开的两张纸。
一张是昨天李计划发来的短信打印件,字迹透过碎裂屏幕的影像显得有些扭曲:“淑婷,朵朵怎么样了?我……工作的事,有点转机。我们……能不能再谈谈?”
另一张,是朵朵今天刚寄到的画。皱巴巴的纸上,三个手拉手的小人,和一个咧着嘴的、光芒四射的太阳。画纸右下角,还有朵朵用铅笔歪歪扭扭写的几个大字:“想爸爸妈妈”。
她的手指,一遍遍抚摸着画纸上那三个小人。指尖划过代表李计划的蓝色小人时,微微停顿了一下。
今天幼儿园门口那场不堪的三人对峙,像一场冰冷的雨,把她心里那点因为刘刚的关怀而升起的暖意,浇得透心凉。李计划的落魄和固执,刘刚的强势和保护,周围人那些探究、非议的目光……这一切都让她感到窒息。
她以为自己已经心如死灰,可当李计划隔着刘刚,用那种复杂又带着一丝哀求的眼神看她时,当朵朵这幅充满渴望的画摆在眼前时,她发现心里那潭死水,还是被搅动了。
“我们手拉手去公园玩!”
女儿清脆的、充满憧憬的声音,仿佛就在耳边。
和李计划,真的还能“手拉手”吗?
那些漫长的、独自等待的夜晚,那些冰冷的、只剩下争吵的电话,那些被他轻易践踏的信任和尊严……像一道道深刻的伤疤,横亘在他们之间。兰兰的存在,他挥向兰兰的那一巴掌,更是将最后一点修补的可能都打碎了。信任一旦崩塌,重建谈何容易?破镜重圆,裂痕永远都在。
可是……朵朵呢?
如果彻底分开,朵朵就永远失去了同时拥有爸爸妈妈在身边的机会。她的人生,从六岁开始,就要被硬生生割裂。跟着她,物质条件必然艰苦,还要面对单亲家庭的流言蜚语。跟着李计划?且不说他现在自身难保,就算他以后缓过来,谁能保证他不会再有第二个、第三个“兰兰”?谁能保证朵朵不会受委屈?
她把目光投向窗外,仿佛能穿透夜色,看到刘刚所在的那个方向。
刘刚。
他像一座沉默的山,在她最飘摇无依的时候,提供了坚实的依靠。他离了婚,身份清白,愿意接纳她和朵朵,承诺给她们一个安稳的家。他实在,肯干,虽然给不了大富大贵,但至少能遮风挡雨。谢小芳血淋淋的教训就在眼前,错过刘刚,她可能再也遇不到这样愿意真心待她们母女的男人了。
跟着刘刚,似乎是眼下最明智、最现实的选择。可以彻底摆脱与李计划的纠缠,开始新的生活,给朵朵一个完整的、哪怕需要重新适应的“家”。
可是……
她脑海里闪过刘刚前妻王秀莲那个咄咄逼人的电话,闪过刘刚提到儿子辅导费时紧皱的眉头,闪过他身后那个需要持续付出金钱和精力的原生家庭。那不仅仅是刘刚一个人,那是一整个需要背负的、沉甸甸的过去和责任。
而且,朵朵……朵朵能接受刘刚吗?孩子虽然小,但心思敏感。她能感觉到女儿对刘刚那份下意识的疏离和怯意。强行组合的家庭,真的能如想象中那般温暖吗?
李计划短信里那句“工作的事,有点转机”,也像一根细微的刺,扎在她心里。她知道他能力是有的,如果不是被那些乱七八糟的事拖累,不至于此。如果他真的能振作起来……为了朵朵……
这个念头刚一冒出来,就被她强行按了下去。她不能再心软了。一次次的失望,已经耗尽了她的所有期待和信任。难道还要再给他机会,让他继续消耗自己,也耽误朵朵吗?
两种选择,像两条岔路,清晰地摆在面前,每一条都布满荆棘,看不到尽头的光亮。
选择李计划,意味着要重新面对一地鸡毛的过去,面对可能永无止境的猜忌和修复,赌一个渺茫的、浪子回头的可能。赌注是她和朵朵的未来。
选择刘刚,意味着斩断过去,拥抱一个看似安稳却同样充满未知的将来。要接纳他复杂的过去,要努力让朵朵融入新的家庭,要面对可能的经济压力和世俗眼光。
天平的两端,一边是血脉牵绊和渺茫旧情,一边是现实依靠和未知风险。
台灯的光晕下,她的影子被拉得很长,投在斑驳的墙壁上,随着她的心绪微微晃动。
她拿起朵朵的画,贴在胸口。孩子纯净的期盼,像最沉重的砝码,压得她喘不过气。
无论选择哪条路,似乎都无法圆满。
泪水无声地滑落,滴在画纸上,晕开了那轮笑得夸张的太阳。
她该怎么办?
为了自己那点残存的、或许不该再有的念想?还是为了女儿一个看似完整却可能并不幸福的“家”?
夜色深沉,窗外的工地的轰鸣也渐渐停歇。整个城市仿佛都陷入了沉睡,只有她,还在这间小小的、冰冷的宿舍里,独自面对着这个足以影响她和女儿一生的,艰难抉择。
墙上的挂钟,滴答,滴答,走着。每一声,都像是在催促她,快做决定。
可她只是坐在那里,像一尊失去灵魂的雕塑,在昏黄的灯光下,被无边的迷茫和沉重的压力,层层包裹,动弹不得。
喜欢轨怨:打工夫妻的异地生活请大家收藏:(www.20xs.org)轨怨:打工夫妻的异地生活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