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中暗表,向河渠与印秘书合一个办公室,人家来办公室办事,绝大多数人都敬烟。向河渠是不抽烟的,开始是摇手拒绝,有人已拔出来了,不抽也搁到桌上,有的人见说不抽就又缩了回去。秘书开玩笑地说:“不抽不要说出来,你不抽我正好呀。”所以有这一说。
秘书继续说:“虽然你从没请大家吃过喝过,大家对你的看法还是挺好的,可见周扒皮的话没根据,你不必放在心上。如有矛盾你没法解决,告诉我,我帮你想办法,公社是你的娘家。”向河渠感激地说:“谢谢你,也请代向各位领导转达说我衷心感谢他们的关照。”
农机站在沿江公社算是最大的社直单位,下设翻砂、冷作、金工、弹簧、油坊、轧花六个车间,还在全社建了六个排灌站,每个排灌站除排涝灌溉外,还为群众加工粮食。全社的农业机械、电力都归农机站管,共有一百多名职工。支书姜大兴,就是秘书所说的小老姜,
是原跃进大队的副支书,站长袁伟民是农机站的创始人。
农机站是向河渠熟人最多的单位,支书不必说,陪书记蹲点时几乎天天见面;站长家所在队与红星四队田靠田,父辈关系就很好;负责管理全社电力的人员中有三个是初中的老同学;下伸的粮食加工点上有老同学还有儿时的玩伴;徐晓云就不用说了,正像秘书说的如了他的愿了。
向河渠报到后就接替了老保管员的工作。这位保管员姓贾,叫贾华光,就住在向河渠家田南头的三队,也是熟人。他原来是保管、司务长一肩担的,向河渠来后就专干他的司务长去了。
老保管员的仓库工作很出色,工具、电器、机件、小五金,小的一盒一盒的,中等的一堆一堆的,稍大些的一件一件地堆放在格子橱里,猛一看象个中药房;铸件成品、半成品一堆一堆地垒着;元钢、角钢、线材、板材,分门别类、有条不紊地堆放着;柴油、汽油、机油,满桶、空桶,各有各的地盘,一点不混不乱。保管账目分产品、材料、器材等九本账,字体漂亮、整洁。老保管的记忆力极佳,近两千个品种他能准确地知道在第几排第几格,即使晚上不开灯也能摸得出来 ,常用的品种不翻账就知道库存多少,什么时候该通知供销员进货,算得上业务精通。
向河渠接过这一摊头就大了,哎呀,我的妈呀,这么多品种凭脑子怎么去记?一会儿你来领罗丝,一会儿他来取工具,一会儿大小队手扶拖拉机驾驶员来付机油、柴油,晚上还得验收成品和半成品。忙是不太忙,就是不熟悉呀,操作起来费劲儿,特别是有的品种型号不一样,就得慢慢去分辨。他知道是因为业务不熟的缘故,可怎样才能尽快熟起来呢?他去向老保管请教。
说是老保管,年龄并不比向河渠大很多,他的小弟贾华富跟向河渠小学同学。老保管是徐晓云这么叫的。老保管是个热心肠的人,食堂工作之余就来帮忙,他教向河渠把难认的品种贴上标签,东西如需放回,从哪儿拿出来的还放回哪儿去,不能乱放;发现哪一格的东西不多了,要立刻记下来,书面报供销科;他告诉向河渠哪些是常用的,库存量要大些;哪一种库存量要达多少 ;哪些是热门货,要多进一些,不愁卖不掉;哪些是外单位用的冷门货,即使一时缺货也不要紧,等等。凡老保管说的他都一一记了下来。
向河渠是个要强的人,他勤学苦练着业务技巧,有人领料自然去应付门市,没人在场时则对着货架认货,或者在纸上默写哪一排哪一格中是什么东西,然后再去跟实物对照。容易错的多练几遍,直到熟练无误才丢手。接着再去记其它需记的东西。一个多月的时间里,他勤学苦练着,尽管每天都能见到徐晓云,却很少说话,同时这一个多月里,他跟凤莲说清原因,每隔四五天才能回去一次,晚上也苦练技巧。
徐晓云先到群力车口收款开票,春节后才调到金工车间当核算员兼钳工师傅的助手。这个车间有车、钳、刨、焊、铣五个工种,一个班工作九个小时,哪一天也得上保管室帮各工种领东付西的来回三五趟的;不过她只是领了东西就走,尤其是看到向河渠刻苦练习业务基本功的情景,更是不忍打扰;哪怕是下了班,到仓库来发现他还在苦练,或在整理物资,她要么就帮着整理物资,要么就默默地离开,不怎么说话的。一个叽叽喳喳能说个不停且嘴巴从不饶人的姑娘,唷,现在应当说是少妇了,能这么克制自己,也算是难能可贵的了。
终于向河渠能应付裕如了,不由得松了一口气,谁知就在此时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老保管服毒自杀。消息传来时向河渠还在梦中,突被敲窗声惊醒,来人说是贾会计死了。来人说的贾会计就是老保管,因为当司务长,站上人都称他为贾会计。来人说是喝药水寻死的。
这太意外了,因为晚饭后他从家中来仓库值班前还去探望过。贾会计这几天胄病复发,在家休息,向河渠去看望时,他歪倚着回答了向河渠的问候后说起伙食上的事。他说只怕还得休息几天,炊事员老顾忙不过来时请向河渠中午去帮收收饭菜票,记个临时账,等他来后处理。向河渠告诉他,领导已派油坊的刘师傅去帮厨了,叫他安心养病。怎么才隔了几个小时就服毒自杀了呢?忙下床开窗一看是三队的社员李少泉和本站红星车口的蒋建国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