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精彩的是修械考核。考官故意把几支损坏的步枪混在一起,要求学员快速诊断并修复。
一个叫石头的学员抽到一支疑难杂症步枪,接连换了三个零件都没修好。眼看时间就要到了,他急得满头大汗。
别急!小豆子在旁边提醒,检查一下撞针簧!
果然,问题就出在这个小弹簧上。更换后,步枪恢复正常。
谢谢老师!石头激动地说。
小豆子笑道:记住,修枪要像老中医看病,望闻问切一样不能少!
两个月转瞬即逝。结业典礼上,一百五十名学员整齐列队,个个精神抖擞。
我宣布,林烽声音洪亮,军工夜校四期学员,全部合格结业!
掌声雷动。牛大力看着这些新生力量,乐得合不拢嘴:这下可解了燃眉之急!
更让人惊喜的是,这批技工很快在工作中展现出实力。分配到机修车间的学员,在一个月内把设备故障率降低了百分之二十;炮弹车间的学员改进装药工艺,使生产效率提高百分之十五。
一天,林烽巡视车间时,看见石头正在指导更年轻的学徒。这个曾经连扳手都拿不稳的农村小伙,现在已经能熟练地讲解机械原理了。
厂长,石头不好意思地说,我白天干活,晚上还在跟小豆子老师学图纸设计。
林烽欣慰地拍拍他的肩膀,就是要这样不断学习!
随着新学员的成长,兵工厂的生产能力不降反升。月产量统计显示,步枪增产百分之十,炮弹增产百分之二十。
看来咱们这速成班办对了!老张看着报表,乐呵呵地说。
牛大力更是得意:我早就说过,年轻人学得快!现在车间里都是小师傅带小小师傅,一个比一个能干!
更深远的影响还在后头。这批学员后来有很多人被派往其他根据地,成为当地军工事业的骨干。他们把瓦窑堡的经验带到四面八方,就像播撒下的种子,在各个根据地开花结果。
多年以后,当这些学员成长为共和国军工事业的中流砥柱时,他们总会想起在瓦窑堡的那个春天,想起林烽厂长的那句话:前线等不起!我们要用最短的时间,培养最实用的技能!
而这一切,都源于那个人才流失的春天,和一场大胆的教育改革。在这场改革中,瓦窑堡兵工厂不仅解决了自身的人才危机,更探索出一条战时技术人才培养的新路,为抗战的最终胜利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喜欢铁血长征,军工崛起请大家收藏:(www.20xs.org)铁血长征,军工崛起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