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石守护者”冰冷的“庇护”通牒,如同最后一根稻草,压垮了所有妥协的幻想。退路已断,唯有前行。然而,通往“静滞棱镜”的道路,布满了荆棘与未知的陷阱,尤其是那令人不寒而栗的“献祭”警示。
月球基地,深层战术分析室。巨大的全息星图悬浮在中央,代表“静滞棱镜”的区域被高亮标记,周围环绕着复杂的数据流和风险预测模型。
“强行连接的风险太高了。”凯指着星图上模拟出的、代表“静滞棱镜”防御机制的能量涡流,“上次仅仅是尝试接触,就差点让星阑意识崩碎,还引来了‘监管者’的警告。如果再次尝试,并且试图建立稳定连接,触发更强力反击的概率超过87%。”
“我们需要一个‘缓冲层’,或者说……一个‘翻译器’。”陈默凝视着星图,手指无意识地在控制台上敲击着,“星阑的‘法则印记’是钥匙,但它与棱镜内部的规则存在本质冲突。我们需要找到一种方法,让她的意识在进入那片绝对静滞领域时,不被瞬间排斥或抹除。”
林星阑坐在一旁,安静地听着。她的脸色比前几天好了一些,但眉宇间凝聚着一股化不开的沉重。她摊开手掌,那枚三色印记静静流转,内部似乎多了一丝难以察觉的、来自棱镜的冰冷滞涩感。
“那个最后传递出信息的存在……”她忽然开口,声音不大,却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它称棱镜为‘避难所’,它提到了‘摇篮的共鸣’和‘星火的献祭’……它似乎……在期待着什么,或者说,在引导我们。”
她抬起头,看向陈默和凯,眼中闪烁着思索的光芒:“你们不觉得奇怪吗?一个被封印在绝对静滞中的古老存在,为什么要在被触发防御机制的最后关头,向我们传递这样一段信息?它不怕我们因此望而却步?还是说……这段信息本身,就是连接它的‘正确方式’的一部分?”
陈默眼神一凛:“你的意思是……‘献祭’这个词,可能并非字面意义上的牺牲,而是一种……特定的‘连接条件’或‘验证机制’?”
“我不知道。”林星阑摇了摇头,语气带着不确定,但眼神却愈发坚定,“但我想再试一次。这一次,我不再仅仅是‘叩门’,也不试图去‘触碰’那点光芒。我要带着对‘献祭’的疑问,带着我们文明的困惑与抉择,去‘回应’它的低语。”
她站起身,走到星图前,指尖虚点着那片死寂的区域:“我要去问它,直面它。问它何为‘献祭’,问它为何等待,问它……我们究竟该如何选择。”
这个提议比之前的任何一次探索都要更加危险!这意味着林星阑不仅要再次承受棱镜防御机制的压力,还要主动与一个意图不明的古老存在进行深度意识交流!一旦对方心存恶意,或者其意识本身携带的古老信息过于庞杂,都可能导致她的意识被污染、同化甚至覆盖!
“太冒险了!”凯立刻反对,“我们甚至不知道那是什么东西!万一它是‘纷争’的另一方,是比‘归一道’更可怕的存在呢?”
“但如果它是‘观测者’的遗民,是‘避难所’的守护者呢?”林星阑反驳道,目光灼灼,“这是我们目前唯一的线索,也是唯一可能理解‘献祭’真相的机会。坐以待毙是死,盲目献祭也是死,唯有弄明白真相,我们才有一线生机!”
她看向陈默,眼神中带着恳求与决绝:“陈默,我们没有时间了。‘基石守护者’的耐心是有限的,‘归一道’的威胁与日俱增,那个未知的窥探者不知何时会出手。这是我们主动出击的唯一机会。”
陈默沉默地看着她,看着她眼中那不容置疑的坚定,看着她眉宇间那份承担起文明命运的沉重。他知道,林星阑已经不再是需要他时刻庇护的女孩,她是一名战士,是文明的引路人,她有自己的判断和承担。
他深吸一口气,缓缓开口,声音低沉而有力:“好。但这次,我们换个地方。”
“去哪里?”
“回地球。”陈默指向星图上那颗蔚蓝色的星球,“回‘摇篮’本身。既然连接需要‘摇篮的共鸣’,那么在地球上,在你的力量与盖亚意识连接最深的地方进行尝试,成功率或许会更高,风险……也可能相对可控一些。”
这个决定同样大胆。在地球进行如此危险的意识连接,一旦失控,后果不堪设想。但正如陈默所说,那里是林星阑力量根基所在,是与“静滞棱镜”要求契合的“共鸣”之地。
计划迅速敲定。地点选在了微光书屋——那里是林星阑一切的起点,也是她与“星火网络”连接最自然、最深厚的地方。
数小时后,微光书屋地下室。
这里已经被改造成一个临时的、具备强大能量疏导和隔离功能的空间。墙壁上流淌着柔和的生命能量光晕,与地球盖亚意识产生着细微的共鸣。林星阑坐在中央,陈默和少数几位最顶尖的精神力专家与符文大师环绕在她周围,构筑起层层叠叠的守护结界。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