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列出的每一条都指向明确的问题,但也每一个问题都需要不同的解决方案。处理种子活力?需要专业的种子处理技术和设备。精准控温控湿?需要更高级的育苗设施,如恒温育苗箱。土壤改良?需要更详细的土壤检测和针对性的调整方案。
而这些,无一不需要资金、技术和时间的投入,对于初创的星火农园来说,都是沉重的负担。
空气仿佛凝固了。小姨看着我们凝重的脸色,欲言又止。外婆默默地给我们续上热茶,温暖的手在我肩上轻轻按了按。
失望和焦虑像冰冷的藤蔓,缠绕住我的心脏。我本以为有了灵泉,有了家人的支持,一切会顺利许多。却没想到,在最基础的育苗环节,我们就遭遇了如此棘手的技术难题。现实给了我沉重的一击,告诉我农业的道路,从无坦途。
“现在不是灰心的时候。”外公低沉的声音打破了沉默,他目光扫过我和顾青舟,“种地就是这样,十成希望,往往先要经历五成的挫折。找出原因,想办法解决才是正理。”
他的镇定感染了我。是啊,困难是预料之中的,只是它来得如此之快,如此具体。
“青舟,”我看向他,“按照你的判断,我们现在最迫切、最可行的补救措施是什么?”
顾青舟沉吟片刻,指向平板上的数据:“首先是保苗。这几棵已经出土的幼苗非常脆弱,必须精细管理,确保它们能存活下来。我们可以尝试用竹篾和薄膜搭设更灵活通风的小拱棚,代替现在这种整体覆盖的方式,实现更好的温湿度调控。其次,对于未发芽的种子,可以考虑尝试一种温和的催芽方法,看能否挽救一部分。”
“具体怎么做?”小姨急切地问。
“需要准备一些干净的纱布、托盘,保持恒定的温度和湿度……”顾青舟开始详细解释他的方案。
窗外,夜色深沉。试验田的方向一片漆黑,但那片寂静的土地之下,正决定着星火农园第一个梦想的生死。技术难题像一座小山横亘在眼前,攀登的过程必然艰辛。
但看着身边的外公、顾青舟,以及满脸关切的家人,我知道,我们没有退路,只能迎难而上。这萌芽之忧,是挑战,也是我们必须跨过的第一道坎。它让我更加清醒地认识到,点亮星火,需要的不仅是激情和秘而不宣的灵泉,更是扎实的知识、严谨的态度和面对困境时永不放弃的韧性。
今夜,注定是一个辗转难眠,思考着破局之道的夜晚。
喜欢退网后,我靠种田火遍全网请大家收藏:(www.20xs.org)退网后,我靠种田火遍全网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