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滑向2005年岁末,深圳的空气里除了日渐明显的凉意,更弥漫着一股电子行业特有的焦灼与兴奋。随着圣诞、元旦双节临近,海外订单和国内年轻消费群体的需求叠加,MP3、MP4等便携播放器市场迎来了一波销售小高峰。这股终端市场的热浪,迅速传导至产业链上游,作为核心部件的闪存芯片,顿时变得紧俏起来。
林强前段时日撒网式的辛苦付出,在这个小旺季终于见到了显着成效。他的QQ头像闪烁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频繁,“滴滴滴”的提示音常常从清晨响到深夜。各种小订单接踵而至,几十片、一百片、两百片……虽然单笔金额不算巨大,但汇聚起来,也让他那本就不多的周转资金开始高速流转起来。
深知自身底子薄,抗风险能力差,林强牢牢守住了一条底线:现款现货。这条原则,在他与形形色色的采购人员打交道时,被反复强调,也让他见识了江湖百态。
初遇潜规则:
有一次,他去宝安西乡一家做出口贸易的小公司送货。接待他的是个戴着金链子、满身江湖气的采购经理,姓胡。验完货,胡经理叼着烟,把林强拉到一边,压低声音:“小林,以后合作久了,价格上……你懂的,可以灵活一点嘛。好处费,不会少你的。”他搓了搓手指,意思明确。
林强当时一愣,脸都有些发热,他本能地感到不适,但又不知如何应对,只能含糊地说:“胡经理,我们……我们公司规矩严,都是实价。”
胡经理嘿嘿一笑,拍了拍他肩膀:“后生仔,慢慢就懂了。行,这次就这样。”那眼神,带着几分看菜鸟的戏谑。这笔生意后来也没了下文。
章若英的点拨:
事后,林强在跟章若英汇报工作时,忐忑地提到了这件事。章若英在电话那头轻笑了一声,语气带着见怪不怪的平静:“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这种明目张胆要回扣的,多半是坑。记住,跟直接拍板的老板谈,让利要在明处,价格可以稍微灵活,建立的是长期信任。跟有建议权或者执行权的工程师、采购谈,维系关系更重要,有时候一杯奶茶、一顿简餐,比直接给钱更安全、也更有效。你要学会察言观色,判断对方是什么样的人,想要什么。”
章若英的话像一盏灯,照亮了林强此前懵懂的领域。他开始有意识地观察和总结。
精明的潮汕老板娘:
比如,面对华强北一位精明的潮汕老板娘,对方锱铢必较,每一分钱都要算计清楚。林强不再像最初那样只会硬扛价格,而是在保证合理利润的前提下,适时地让出一两毛钱的利,或者承诺“下次量大多优惠”,往往就能顺利成交。老板娘付现金时,从腰包里仔细数钱的动作,也显得可爱了许多。
务实的技术工程师:
而面对南山一家初创公司的技术工程师,对方更关心芯片的兼容性和稳定性。林强就不再突出价格优势,而是详细解答技术问题,甚至帮忙查询一些应用笔记。一次送货后,他顺手给加班的技术团队带了几杯奶茶,对方脸上的笑容明显真诚了许多,后续的合作也顺畅起来。
稳定的“飞翔电子”与支票风波:
在所有客户中,东莞大朗的“飞翔电子”依然是最稳定的。又接连下了几次一百、两百片的小单,起初都是现金。后来一次,陈工有些不好意思地打电话来说:“林老板,这次货款稍微多了点,公司一时没有准备那么多现金,能不能用现金支票?东莞农信社的,保证没问题。”
现金支票?林强心里咯噔一下。他只在电视里见过这东西,完全没操作过,心里没底。他不敢擅自答应,立刻向章若英请示。
章若英在电话里沉吟了一下,问道:“这个飞翔电子,之前合作怎么样?付款及时吗?”
“挺及时的,都是现结,没出过问题。”林强如实回答。
“合作几次了?”
“连这次,第五次了。”
“嗯……小公司临时没有准备现金也正常。现金支票……风险相对可控。你权衡一下,如果觉得信用还可以,就把现金支票尽快拿回来,我让人去兑付。记住,支票到手越快兑付越好,夜长梦多。”
有了章若英的指点,林强心里稍微踏实了些,但也提着心。他亲自跑去大朗,从陈工手里接过那张薄薄的、印着蓝色字迹的现金支票时,感觉比接过一沓现金还要沉重。他马不停蹄地赶回深圳,将支票交到章若英指定的财务人员手里。第二天,消息传来,兑付成功。悬着的心终于落下。
如此又操作了两三次,每次飞翔电子的支票都能顺利兑付,林强对陈工和飞翔电子的信任度,也随之渐涨。潜意识里,已经将他们标记为“可信用客户”。
练车场与考场:
生意上的忙碌,并未耽误他学车的进度。每个周末,他依然出现在“顺利达驾校”。破旧的捷达车里,刘教练的吼声、二手烟味和汽油味混合在一起。同车的一个女学员总是紧张得同手同脚,林强有时会在她被骂得快要哭出来时,小声提醒一句“看左边后视镜底线”,换来一个感激的眼神。在这种最草根的环境里,他反而能找到一丝脱离生意算计的简单。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