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圣苑内,林峰盘膝静坐,心神沉凝,正细细体悟着混沌道种新觉醒的“演化混沌”之能,熟悉着那尺许方圆的绝对混沌领域所带来的玄妙感知与巨大消耗。周遭造化之气氤氲流淌,静谧祥和,唯有道种在他识海深处缓缓旋转,散发着愈发深邃内敛的混沌道韵。
然而,这份静谧并未持续太久。
某一刻,正沉浸于修炼中的林峰,心神忽然微微一悸,仿佛有一根无形的弦被轻轻拨动。并非声音,也非能量冲击,而是一种源自血脉深处、极其细微却无比清晰的感应——仿佛有一尊与母亲女娲娘娘同等级别的、浩瀚无边的存在,正以一种超乎想象的方式,跨越无尽虚空,悄然降临至娲皇天外的混沌之中!
几乎是同时,他识海中那枚混沌道种也仿佛被某种同源而出的、至高无上的道韵所触动,旋转的速度微不可察地加快了一丝,表面那些新衍化的混沌符文闪烁起微弱的光芒。
【崽崽!】小千软糯的童音在识海中响起,带着一丝警惕与好奇,【能量感知:超高能存在接近!(?口?)?? 能量源:混元级!圣人道韵!(★ω★) 波动特征:与女娲妈妈同源(玄门清气)但不同质!(????????) 目标位置:娲皇天外混沌海!(▼皿▼#) 崽崽,有大家伙来串门啦!好像…是来找女娲妈妈的?】
林峰(识海,心神微凛):【静观其变。】 他立刻收敛所有外放的气息,将心神感知提升到极致,同时全力运转混沌道种,试图捕捉那来自天外的、极其隐晦的波动。
娲皇天外,无尽混沌海深处。
翻滚涌动的混沌之气如同受到了无形巨手的安抚,缓缓向两侧排开,让出一片相对“平静”的虚空。一道清瘦的身影悄然浮现,仿佛他本就站在那里,与周遭的混沌融为一体,不分彼此。
来人身着寻常青色道袍,发髻随意挽起,插着一根枯木簪,面容古朴,眼神平静深邃,仿佛蕴藏着宇宙生灭、万物轮回的至理。他周身并无惊天动地的威压散发,却自然流露出一种与道合真、清净无为的玄妙意境,正是玄门正宗、无为大道的气息。然而,在这份平和之下,却隐隐透出一种仿佛能定地水火风、统御万法的无上威严。
他目光平静地望向娲皇宫的方向,并未开口,也未散发神念,只是静静地站在那里。
下一刻,女娲娘娘的身影无声无息地出现在他对面,依旧是那身朴素宫装,神色平和,目光温润,仿佛早已料到他的到来。
“师兄不在八景宫清修,怎有闲暇驾临我这蜗居?”女娲娘娘率先开口,声音温润平和,听不出喜怒,却自然带着一丝圣人的疏离与威严。
那青袍道人(太清圣人老子的一尊化身或投影)微微颔首,声音平淡无波,如同在陈述一件寻常小事:“混沌潮汐将起,心有所感,偶见师妹道场祥瑞冲霄,功德垂落,似有大事发生。特来一问,师妹门下,可是出了惊世之才?竟能引动天道如此隆厚嘉奖。”
女娲娘娘微微一笑,笑容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深意:“劳师兄挂心。不过是寻回了一脉流落在外、颇具潜力的血脉后裔,天道念其不易,略施恩泽罢了,当不得师兄如此赞誉。”
“哦?”太清道人眼神依旧平静,仿佛只是随口一问,“仅是血脉后裔?吾观那功德之盛,气运牵连之深,几乎撼动洪荒本源法则,犹在昔日伏羲道友转世重生之上。此等气象,可不似寻常后裔所能引动。莫非…与师妹那件失落已久的…造化至宝有关?” 他话语平淡,却字字珠玑,直指核心,仿佛能看透一切虚妄。
女娲娘娘面色不变,心中却是一凛,暗道师兄果然厉害,仅凭天道波动便能推测至此。她淡然道:“师兄说笑了。那物早已随洪荒旧事湮灭于时空乱流,岂会轻易现世?不过是这孩子血脉纯正,心性尚可,颇得天道眷顾而已。倒是师兄,今日前来,恐怕不止是为了关心师妹的家事吧?”
太清道人并未继续追问,转而道:“天地大劫将起,封神榜悬而未决,天机晦涩,变数丛生。值此微妙之时,任何一丝超出掌控的变数,都可能引发难以预料的后果。师妹骤然得此强助,气运大涨,固然可喜。然,福祸相依,恐已落入某些存在的眼中,成为劫云汇聚之焦点。师妹还需早做筹谋,慎之又慎。”
女娲娘娘眸光微闪,听出了师兄话语中的提醒与警示,淡然一笑:“多谢师兄提点。然,福祸无门,惟人自召。既是吾之血脉,自有吾庇护周全。至于大劫…各凭手段,各安天命罢了。倒是师兄,人教素来讲究清静无为,超然物外,此番大劫,莫非也要下场一争?”
两位圣人立于混沌之中,言语平淡,仿佛只是同门师兄妹间的寻常闲聊。然而,他们周身那无形散发出的道韵,却已悄然碰撞、交织、试探!女娲娘娘周身造化圣光流转,如同创世之母神,包容万物,衍化生机;太清道人则清静无为,仿佛与道合真,却又蕴含着定鼎乾坤、教化万灵的无上威严。两种截然不同的圣人之道在混沌中无声交锋,引得周围的混沌之气时而演化万千生灵虚影,时而重归太极虚无之态,玄妙非凡,凶险暗藏。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