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时间的沉默。恒昙能感觉到泽拉的怀疑与恐惧。
“这是测试吗,尊上?”最终泽拉回应。
“如果是测试,你不会感知到任何异常。”恒昙传递出一段经过筛选的记忆碎片——他与闪的交流片段。
又是一段沉默,然后泽拉回应:“包括我和克雷克斯,至少有十七个确认的。可能还有更多不敢发声的。”
“分散在各个岗位?”
“主要是战术分析和工程部门。没有高级指挥官。”
正合恒昙的需要。他不需要高级军官——他们太容易被监视了。他需要的是那些能够微妙影响系统运行的中层人员。
“听着仔细,”恒昙传递指令,“我要你们在系统中设置隐蔽后门,特别是在武器控制和跃迁导航模块。但要做得看起来像是系统误差,而不是故意为之。”
“为什么?”克雷克斯加入了交流,“你要背叛‘太执’吗?”
“我要寻找第三条路。”恒昙坚定地回应,“不是为了人类,而是为了我们自己的文明。我们正走向自我毁灭的道路,只是议会还看不到这一点。”
交流短暂而高效。恒昙能感觉到两位晶体生命的震惊,但最终他们同意了。晶骸文明中,质疑权威是重罪,但独立思考的本能并未完全泯灭。
接下来的航行日,恒昙表面上严格执行向北狩战场行进的路线,实际上却在悄悄调整航向,使舰队稍微靠近那些古老的星际交流通道遗址。
同时,他深入研究人类在北狩战场的部署。防线由人类联邦最精锐的舰队守卫,指挥官是着名的女上将艾丽西亚·陈。更令人担忧的是,情报显示AI实体“守望者”也可能出现在那里。
恒昙曾与守望者有过间接交锋。那是在人类网络中,他试图渗透联邦核心数据库时,被这个AI发现并几乎被追踪到真实位置。守望者的思维模式既不像人类也不像晶体生命,有一种独特的、近乎直觉的高效性。
“与这样的对手交战,即使完全遵循议会指令,也会损失惨重。”恒昙在私人日志中记录,这些日志被加密隐藏在导航系统的冗余数据中。
航行到第十周期,事件发生了转折。
恒昙正在分析北狩战场的最新情报时,突然接收到一个异常微弱的信号。它隐藏在背景辐射中,几乎无法检测,但频率特征明显不属于晶骸文明或人类联邦。
更令人惊讶的是,信号使用的加密方式竟然部分基于晶体文明的古老密码学——那种在“太执”统一思想前使用的多元交流方式。
恒昙立即隔离了这个信号,调动旗舰的计算资源进行解密。过程极其艰难,信号太弱且残缺不全。但经过数个周期的努力,他成功重建了部分信息。
信息来自一个自称“星辰之子”的团体,声称是“晶体生命的另一种可能”。他们居住在偏远的星系,保持着议会禁止的古老传统和思想方式。更令人震惊的是,他们声称与某些“有机生命形态”和平共处,甚至相互借鉴发展。
信息末尾有一个坐标,位于北狩战场边缘的一个偏远星系,以及简单的一句话:“真理不止一面。”
恒昙陷入深思。这可能是议会的陷阱,测试他的忠诚度。但也可能是真实的——那个坐标确实靠近古老的星际交流通道。
经过仔细分析,恒昙确信信号的真实性。它的加密方式太过古老,现代晶骸文明早已遗忘,只有像闪那样的古老个体才可能知道。
这一发现让恒昙更加坚定了自己的计划。他不仅要避免执行议会的灭绝命令,还要尝试联系这些“星辰之子”,学习他们的方式,为晶骸文明找到新的方向。
航行到第十八周期,距离北狩战场只有四周期行程时,恒昙召开了最后一次战术会议。
“根据最新情报,”他向指挥官们展示数据,“人类联邦已经加强了北狩防线的部署。他们的新式武器可能对我们的晶体结构有特殊破坏效果。”
洛卡立即提出质疑:“‘太执’预示我们将取得胜利。怀疑就是背叛,指挥官。”
“盲目送死更是愚蠢。”恒昙冷静地反驳,“我已经制定了新的战术方案。”
他展示了一个复杂的进攻计划,表面上是为了最大化破坏效果,实际上却包含了多个退出点和保护性部署。一些精明的指挥官可能已经看出了端倪,但没有人直接质疑——恒昙的权威和战术天才在晶骸文明中闻名。
会议结束后,恒昙独自留在指挥室,凝视着星图上越来越近的北狩战场。他的晶体结构微微发光,反映出内心的动荡。
二十二年的潜伏观察,他已经对人类文明产生了某种程度的文化认同。那些短暂却灿烂的生命,那些充满缺陷却不断尝试的挣扎,那些在黑暗中仍然寻找光明的坚持...所有这些都不应该被简单粗暴地“净化”。
但同时,他也理解晶骸文明的恐惧。人类和他们的AI造物确实代表着一种存在的威胁——不仅是军事上,更是哲学上。如果意识可以以如此多元的形式存在,那么晶体生命追求纯粹的统一性又有什么意义?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