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论的焦点,从“要不要做”,逐渐转向了“能不能做成”以及“代价有多大”。林薇强调机会窗口稍纵即逝,必须敢于冒险;马明远则坚持企业根基不能动摇,必须规避颠覆性风险。
高辉静静地听着双方的激辩,没有轻易介入。他心中同样充满了矛盾。作为企业的最高决策者,他既要对企业的未来负责,也要对数千员工的饭碗负责。林薇指出的品牌危机是真实存在的,马明远警示的运营风险也同样触目惊心。
他想起陈启明那充满锐气和自信的眼神,也想起栓子在老店后院演示时那份沉静的专注。一个是面向未来的、充满想象力的数字世界,一个是扎根于土地的、实实在在的物理世界。“高记”的灵魂,究竟应该更多地投向何方?还是说,存在着一条将两者融合的、更富智慧的“中庸之道”?
“今天的讨论很好。”高辉终于开口,打破了僵持,“大家都把问题摆得很清楚。林薇看到了危机和未来,明远看到了风险和根基。这恰恰说明,这件事需要我们极度审慎地对待。”
他做出了初步安排:“这样,林薇,你牵头组织一个小组,包括市场、销售和IT部门的人,对陈启明这个构想进行更深入的市场调研和用户需求验证,同时接触一下其他有过类似转型尝试的传统企业,了解一下他们的经验和教训。”
“明远,你这边也从运营和财务角度,做一个更详细的、分阶段的投入产出和风险评估模型。我们要看到尽可能量化的分析。”
“在我们没有把这些问题想清楚、把风险控制路径理顺之前,不轻易做决定。”高辉的目光扫过两人,“‘高记’这艘船,经不起颠覆性的折腾。但同样,我们也绝不能对即将到来的风暴视而不见。”
激辩暂告一段落,但决策的难题,如同沉重的铅块,依然压在高辉的心头。他知道,这或许是“高记”成立以来,所面临的最具挑战性的一次战略抉择。
喜欢赎的光请大家收藏:(www.20xs.org)赎的光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