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八点的工坊,比往日多了几分热闹。小美刚把新到的有机桑蚕丝面料分类叠好,就听见门口传来快递车的鸣笛声——拆开一看,是十几份印着品牌logo的定制礼盒,里面装着即将寄给时装秀嘉宾的伴手礼,每一份都附了手写的感谢卡,卡上用苏绣绣了小小的缠枝莲纹样。
“晚星小姐,您看这感谢卡的绣线颜色,是不是比上次的更鲜亮些?”小美举着卡片凑过来,语气里满是期待。她昨天熬到半夜,特意调整了丝线的配色,把原本偏浅的藕粉色换成了更显质感的胭脂红。
苏晚星接过卡片,指尖拂过细腻的绣面,笑着点头:“颜色特别好,既衬桑蚕丝的柔和,又不会抢了伴手礼的风头。对了,之前说要给嘉宾附上面料溯源手册,都整理好了吗?”
“早整理好啦!”小李从文件柜里抱出一摞手册,封面上印着工坊的全景图,内页详细记录了伴手礼所用面料的产地、检测报告,还有李师傅做预缩处理的步骤拆解,“我还在最后一页加了二维码,扫码就能看李师傅演示刺绣的全过程,昨天试了好几次,扫码速度特别快。”
李师傅坐在工作台前,手里拿着一块准备用于时装秀压轴礼服的面料,正用放大镜检查丝线的密度。听见两人的对话,他抬起头,眼里带着欣慰:“这才像话嘛,做品牌就得这么细致——之前那些谣言闹得凶的时候,我还担心嘉宾会退订,现在看来,咱们的用心没白费。”
话音刚落,顾砚深的手机就响了,是负责对接时装秀嘉宾的工作人员打来的。他接起电话,原本略带紧绷的嘴角渐渐舒展开,挂电话时,连声音都轻快了几分:“好消息,之前说要‘再考虑’的三位嘉宾,刚才都明确回复会出席,还问能不能带设计师朋友来观秀。另外,还有两家高端商场的招商负责人联系我们,想聊入驻专柜的事。”
这个消息让工坊里的气氛瞬间沸腾起来。小美兴奋地拍了下手,差点碰倒桌上的丝线盒:“太好了!我就知道,只要咱们把品质做出来,肯定能被认可。之前秦兆阳还想断我们的供应链,现在倒好,不仅老客户没走,还来了新客户!”
苏晚星拿起桌上的面料样卡,心里的石头终于落了地。前几天谣言最盛的时候,她夜里总睡不着,担心辛苦筹备的时装秀泡汤,担心李师傅这些年的手艺没机会展示,更担心团队里的人会因为压力离开。现在看着眼前的场景,她突然觉得,所有的坚持都有了意义。
“对了,陈宇呢?昨天说要把江苏供应商的优先供货协议拿去公证,怎么现在还没来?”顾砚深看了眼时间,拿起公文包准备去对接商场招商的事,却想起还有份重要文件没拿。
“陈宇哥刚才发消息说,公证员临时有个紧急业务,得晚点才能到,让我们先忙,他会盯着公证的事。”小李连忙补充道,手里还攥着昨天整理好的工艺标准表——这份表格昨天在采访里被林薇重点报道后,有不少同行联系他们,想购买表格的电子版作为参考,苏晚星和顾砚深商量后,决定免费分享给小型手工工坊,只收大型企业的少量版权费,用于补贴工坊的护具采购。
顾砚深点点头,刚要出门,手机又震动了一下。这次是技术部发来的消息,附带了一份数据报表:“品牌官方账号的粉丝量一夜之间涨了五万,私信里有两千多条咨询高端系列的消息,还有五百多个客户预约了时装秀后的定制服务。”
“看来口碑回升的速度,比我们预想的还快。”苏晚星凑过来看报表,眼里闪着光,“不过我们得提前准备好定制服务的流程,比如面料选择、尺寸测量、刺绣设计这些,不能让客户等太久。”
“我已经让陈宇联系了之前合作过的定制顾问,今天下午就能到工坊对接。”顾砚深收起手机,又想起秦兆阳昨天的小动作,语气多了几分谨慎,“对了,技术部昨天说查到秦兆阳的人在查我们的资金情况,你们这边如果接到陌生电话问资金相关的事,一定要及时跟我说,别被他们套了话。”
“放心吧顾总!”小李拍着胸脯保证,“我昨天特意跟工坊里的人都嘱咐过了,凡是问资金、供应链这些敏感问题的,不管是谁,我们都不透露半个字。”
顾砚深这才放心出门。他刚走到停车场,就看见陈宇的车停在路边,车窗摇下来,陈宇举着一份公证好的优先供货协议晃了晃:“顾总,公证刚办完,我这就把协议扫描发给江苏供应商,顺便跟他们确认下下周面料的到货时间。”
“辛苦你了。”顾砚深坐进副驾驶,看着陈宇快速编辑邮件,突然想起前一章秦兆阳提到的“工艺模仿”,“对了,技术部有没有查到秦兆阳那边跟什么工艺相关的人联系?比如之前他手里那份‘古法刺绣工艺简化方案’,有没有可能找了人拆解我们的技法?”
陈宇的手指顿了顿,点开手机里的一份监控报告:“昨天技术部查到,秦兆阳给一个叫‘王教授’的人打了电话,聊的是‘传统工艺现代化’,还提到了‘分析我们工坊刺绣技法的可替代空间’。我查了下这个王教授,是某高校纺织专业的退休教授,之前帮过几家企业做过工艺简化,不过因为简化后的工艺质量下降,还被行业内的人质疑过。”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