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师傅放下手里的面料,拿起针线,在一块废布上快速绣了几针:“你们看,绣桑蚕丝面料要用细针,针脚间距不能超过两毫米,而且每一针都要垂直下针,这样绣出来的图案才不会变形。之前有个年轻人来学,就是因为针脚太密,把面料戳破了,后来练了半个月才掌握诀窍。”
几个年轻人凑过去,睁大眼睛看着李师傅的手——那双手布满老茧,指关节有些变形,却能灵活地操控细如发丝的绣线,转眼间就绣出了一朵小巧的玉兰花。
“太厉害了!”马尾女生忍不住感叹,“我之前在学校学过机器刺绣,以为手工刺绣很简单,现在才知道,这里面的学问太多了。”
“手工刺绣的魅力,就在于每一针都有温度,每一件作品都是独一无二的。”苏晚星笑着说,“你们要是愿意来实习,我们可以先从基础的面料认知、绣线选择学起,等熟练了,再尝试把自己的设计融入传统工艺里。”
几个年轻人连忙点头,当场填了实习申请表。小美拿着表,笑着说:“咱们工坊越来越热闹了,之前只有我们几个人,现在不仅有新客户,还有实习生,以后肯定会越来越好。”
正说着,陈宇拿着公证书和一份文件走进来,脸上带着兴奋:“顾总,苏小姐,江苏供应商刚才发来了面料出库单,下周就能到货,比原定时间提前了三天!还有,技术部查到王教授那边的情况了——他虽然接了秦兆阳的货,但昨天联系了我们之前合作过的工艺顾问,想了解我们的刺绣技法细节,被顾问直接拒绝了,还把聊天记录发给了我们。”
顾砚深接过出库单和聊天记录截图,眼里闪过一丝了然:“王教授之前因为工艺简化被质疑过,心里肯定也清楚秦兆阳的目的不单纯,所以才会想找我们的顾问打探情况。看来他也不是完全站在秦兆阳那边,我们或许可以从这方面入手,让他意识到简化工艺对传统手艺的伤害。”
苏晚星接过聊天记录,仔细看了看:“王教授问的都是‘刺绣步骤能否用机器替代’‘纹样简化后是否影响美观’这类问题,说明他对传统工艺还是有敬畏心的。不如我们邀请他来工坊参观?让他亲眼看看李师傅的手艺,看看我们对工艺的坚持,或许能改变他的想法。”
“这个主意可行。”顾砚深点头,让陈宇立刻联系王教授,发出参观邀请,“就算王教授最后还是帮秦兆阳做简化方案,至少我们表达了诚意,也让他知道我们的工艺不是随便就能模仿的。另外,财务那边刚才发消息说,昨天有不少客户预订了高端系列,预付款已经到账,足够覆盖下周面料的采购成本,资金方面完全没问题,秦兆阳想从资金上找漏洞,怕是要失望了。”
李师傅听到这里,放下手里的针线,语气里满是自豪:“我就说嘛,只要咱们守住工艺的根,就不怕别人打压。之前秦兆阳想断我们的供应链,现在供应商主动提前发货;他想查我们的资金漏洞,结果我们的预付款都到账了;他想找王教授简化工艺,王教授还在犹豫——这都是咱们用心做事的回报啊!”
下午三点,品牌官方账号发布了两条消息:一条是“时装秀嘉宾名单更新”,列出了确认出席的嘉宾姓名和头衔,其中不乏时尚圈的知名设计师、媒体主编;另一条是“工坊实习招聘启事”,附上了几个年轻人的设计稿和李师傅演示刺绣的照片,配文写道“寻找热爱传统工艺的你,一起守护匠心”。
两条消息发布后,很快引发了新的热议。网友们纷纷留言:“嘉宾阵容也太豪华了!看来时尚圈都认可你们的品牌”“想申请实习!可惜不是设计专业,只能默默支持”“期待时装秀的工艺展示区,一定要去现场看看李师傅的手艺”。
不到一个小时,“#小众品牌逆袭名场面#”的话题就冲上了热搜,阅读量突破3000万。之前质疑品牌的网友,现在都成了“自来水”,主动转发品牌的消息,分享自己的购买体验。
而此刻的辉耀资本写字楼里,秦兆阳看着电脑屏幕上的热搜和品牌官方账号的动态,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他手里攥着王教授发来的消息,上面写着“已接受顾砚深团队的参观邀请,下周将前往工坊考察”,气得把手机摔在了桌上。
“废物!连个退休教授都搞不定!”秦兆阳对着电话里的下属怒吼,“不是让你盯着王教授吗?怎么还让他接受了顾砚深的邀请?还有资金漏洞,查了这么久,连一点线索都没有?”
下属战战兢兢地说:“秦总,顾砚深团队的资金流水太干净了,而且昨天刚收到一大笔预付款,现金流特别充足。王教授那边,我们也劝过,但他说‘学术研究需要客观了解工艺现状’,非要去工坊参观,我们也拦不住。”
“客观了解?我看他是被顾砚深的花言巧语骗了!”秦兆阳咬牙切齿,眼里满是不甘,“还有那些供应商,之前说好了不跟顾砚深合作,现在江苏供应商不仅提前发货,还公开帮他们说话——你们到底是怎么做事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