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后的北京尚未褪去寒意,星砚总部会议室的落地窗外却已透出几分暖意——玻璃上贴着的世界地图上,欧洲、北美、东南亚的多个城市被红色图钉标记,桌案上堆叠着厚厚一摞资料,最上方的《国际家居市场趋势白皮书》封面上,“2024全球软装消费报告”的标题用荧光笔做了醒目标记。
苏晚星指尖落在巴黎的图钉上,抬头看向围坐的团队:“国内市场的品牌认可度已经站稳脚跟,但‘让国风走进更多家庭’,不该只停留在中国。上个月法兰克福国际家居展发来邀请,这是我们触达国际市场的第一个窗口。”她将一份烫金邀请函推到桌中央,封面上“Ambiente Frankfurt”的字样在灯光下格外醒目,“展会定在三月,留给我们的准备时间只有四十天。”
顾砚深翻开手边的资料,抽出一份标注“重点市场分析”的文件:“前期调研显示,欧洲消费者对‘东方美学’的接受度在逐年提升,但更看重‘设计实用性’而非单纯符号堆砌;北美市场则更关注‘可持续材料’和‘环保工艺’;东南亚市场对‘高性价比国风单品’需求旺盛。这次参展不能用一套产品打天下,必须针对性做方案。”
设计部的林溪立刻举起手中的草图本,上面画着几版挂毯设计初稿:“我已经尝试将传统纹样做国际化改编,比如把‘九龙·瑞启’的龙纹简化成几何线条,保留鳞片的立体感但去掉繁复细节,这样既不失国风内核,又能适配欧美家庭的简约装修风格。”她指着其中一张草图,“还选了亚麻和有机棉混纺面料,符合欧美市场的环保需求,检测报告已经在跟进,确保能通过欧盟的ECOCERT认证。”
运营部的陈宇则带来了更具体的落地计划:“展会展位已经敲定,36平米的开放式空间,我计划分三个区域——核心展示区放3套针对性产品,互动体验区安排苏绣师傅现场演示简化版技法,洽谈区准备多语言版本的产品手册和合作方案。另外,我联系了当地的华人设计师协会,他们愿意帮我们邀请五十位精准买家,包括欧洲连锁家居品牌H&M Home的采购负责人。”
财务部的张姐推了推眼镜,将预算表投影在幕布上:“参展总预算控制在年度营销费用的20%以内,其中样品制作占40%,物流和展位搭建占35%,剩下的25%预留作应急资金。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欧盟对纺织品的关税和检测标准比国内严格,这部分的费用和时间成本必须提前预留。”
苏晚星看着幕布上的预算表,又看向林溪手中的设计稿,突然想起半年前准备国内展会时的场景——那时团队还在为“如何让经销商记住星砚”焦虑,如今却已能从容规划国际展会的细节。她拿起笔在笔记本上写下“三个核心”:“第一,产品要‘有辨识度’,让国际买家一眼记住国风设计;第二,工艺要‘可验证’,用检测报告和现场演示证明品质;第三,合作要‘够灵活’,针对不同市场提供定制化供货方案。”
会议结束后,各部门立刻进入“战时状态”。设计部的办公室彻夜亮着灯,林溪带领团队反复修改设计稿——原本简化后的龙纹被认为“不够灵动”,他们重新调整线条弧度,在龙鳞边缘加入细微的金线绣,既保留几何感又增添精致度;“墨屿·留白”系列的床品则调整了配色,将原有的深灰换成浅米色,更符合欧洲家庭的软装风格。
生产车间里,苏绣师傅们正忙着赶制参展样品。为了达到欧盟的环保标准,面料全部换成有机棉,染料也改用植物萃取剂,虽然成本增加了15%,但检测结果显示,甲醛含量远低于欧盟标准。品控部的员工每天驻守车间,每一件样品都要经过“面料检测-刺绣密度检查-边缘平整度验收”三道工序,合格后才能贴上“星砚出口样品”的标签。
陈宇则忙着对接国际物流和展位搭建。他特意飞到法兰克福,亲自考察展位场地,和搭建公司确认细节——展示区的灯光要采用暖白光,突出面料的质感;互动体验区要预留足够空间,避免拥挤;洽谈区的桌椅要选用原木材质,和星砚的品牌调性保持一致。他还带着样品拜访了当地的检测机构,提前完成纺织品的甲醛、色牢度检测,拿到了欧盟认可的检测报告。
出发去法兰克福的前一天,苏晚星和顾砚深来到体验店,看着展示墙上的国内奖项,又看了看手中的参展样品,突然有些感慨:“半年前我们在这里庆祝金榫奖,现在要带着这些产品去国际舞台了。不知道国际买家会不会喜欢我们的设计?”
顾砚深拿起一块“九龙·瑞启”的样品挂毯,指尖拂过上面的金线绣:“放心,好的设计是无国界的。我们的国风不是生硬的符号,而是融入了现代审美的生活方式,这正是国际市场需要的。”他将挂毯挂回展示架,“明天出发前,我们再召开一次动员会,让团队带着信心去参展。”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