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宇立刻拿出笔,在方案上做修改:“我马上跟质检部说,把标准再提上去。对了,我们还联系了两家权威的第三方检测机构,一家是SGS,一家是国家家具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以后我们的产品会轮流送这两家检测,避免依赖单一机构导致的风险。另外,实验室还新买了三台检测设备,其中一台是进口的‘高效液相色谱仪’,能精准检测出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的含量,误差不超过0.1mg/kg,比原来的设备精度高了十倍。”
苏晚星走到落地窗前,看着楼下川流不息的车流,心里渐渐有了清晰的规划:供应链调整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从准入、管理、检测三个维度同时发力,既要筛选出优质的供应商,也要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更要在公司内部筑牢质量防线。她转身对沈玥和陈宇说:“今天上午我们开个供应链调整启动会,把采购部、生产部、质检部、法务部的负责人都叫来,明确每个部门的职责:采购部负责供应商的筛选和谈判,质检部负责制定检测标准和执行检测,生产部负责配合检测流程的调整,法务部负责拟定新的供应商合同,把质量责任、赔偿条款、退出机制都写清楚,尤其是‘质量违约金’,要比原来提高三倍,让供应商不敢轻易敷衍。”
上午十点,供应链调整启动会准时在会议室召开。采购部的李经理首先发言:“目前我们已经跟原来的五家中小供应商沟通了终止合作的事宜,其中三家没有异议,两家提出要赔偿违约金——不过根据原来的合同,他们的产品出现质量问题,我们有权单方面终止合作,还能要求他们赔偿损失,所以法务部已经准备好律师函,不会让公司有额外损失。另外,针对新的供应商,我们已经开始初步接触,绿源化工的张总说愿意给我们提供‘战略级合作价’,比市场均价低5%,但要求我们承诺每年的采购量不低于500吨。”
“采购量没问题,我们的儿童家具生产线每年需要600吨左右的阻燃剂,500吨的承诺很合理。”苏晚星看向法务部的王经理,“新的供应商合同要重点加两个条款:一是‘质量保证金’,供应商要缴纳年度采购额10%的保证金,如果出现质量问题,直接从保证金里扣除赔偿款;二是‘召回连带责任’,如果因为供应商的原材料导致产品需要召回,供应商不仅要承担原材料的召回费用,还要承担成品召回的所有成本,包括物流费、客户补偿款。”
王经理点头:“我已经把这两个条款加进了合同草案,还参考了行业内的案例,增加了‘质量追溯条款’——要求供应商提供每一批原材料的‘溯源码’,我们能通过溯源码查到原材料的生产时间、批次、检测报告,甚至是原材料供应商的供应商,实现‘全链条溯源’。另外,合同里还明确了‘年度审核机制’,我们每年会对供应商进行一次全面审核,审核不通过的,第二年就降为基础级,连续两年审核不通过,直接终止合作。”
质检部的赵经理接着说:“新的检测体系已经开始试运行了,昨天我们对一批刚到的板材进行了检测,新增的‘儿童安全细节检测’发现有两块板材的边角圆润度不达标,已经要求供应商退回重加工。另外,我们还制定了‘检测人员培训计划’,每月组织一次专业培训,请第三方机构的专家来讲课,提高检测人员的专业水平,避免因为人为失误导致检测结果不准确。”
会议进行到中午十二点才结束,苏晚星看着桌上厚厚的会议纪要,心里踏实了不少——供应链调整的框架已经搭好,接下来就是一步步落地执行。她刚回到办公室,顾砚深的电话就打了过来,语气里带着一丝关切:“听说你们今天开了供应链调整启动会,进展怎么样?需要我帮忙对接资源吗?”
“进展很顺利,已经确定了供应商分级准入体系和新的质量检测标准,下周会去考察三家头部供应商。”苏晚星走到窗边,看着远处的天际线,“不过有个问题,我们想引入‘供应商协同平台’,让供应商能实时看到我们的生产计划和原材料需求,方便他们提前备货,但目前找的几家软件公司,报价都太高了,超出了预算。”
“这个我来帮你对接。”顾砚深的声音很沉稳,“我认识一家做供应链管理软件的公司,他们的‘协同平台’在行业内口碑很好,之前帮好几家家居企业做过定制化服务,价格比市场均价低30%左右。我已经跟他们的负责人打过招呼了,下午他们会派团队过来,跟你们的技术部对接需求,争取尽快把平台搭建起来。”
苏晚星心里一暖:“谢谢你,每次遇到问题,你都能及时帮忙。”
“我们是合作伙伴,互相帮忙是应该的。”顾砚深轻笑一声,“对了,行业协会的张秘书长昨天跟我聊起,他们下个月会举办‘儿童家具供应链质量论坛’,想邀请你做主旨演讲,分享一下这次供应链调整的经验,既能提升公司的公信力,也能跟其他企业交流学习,你觉得怎么样?”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