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砚深接着补充:“还有一点是渠道创新。我们没有局限于传统的门店销售,而是拓展了高端酒店、私立学校这些场景化渠道。比如铂悦酒店的亲子套房,住客体验后觉得产品好,自然会主动购买,这种口碑传播的效果,比投几百万广告都好。”
另一位记者追问:“现在很多品牌都在模仿你们的青少年系列和环保宣传,你们如何保持领先优势?”
苏晚星放下茶杯,语气坚定:“模仿只能学到皮毛,核心技术和客户服务是学不来的。我们现在有五项环保相关的发明专利,而且还在持续投入研发。另外,我们的‘成长档案’服务,能精准对接客户在不同阶段的需求,这种深度绑定,不是简单模仿就能做到的。”
专访进行得很顺利,记者们的问题大多围绕品牌创新和行业发展,苏晚星和顾砚深应答自如,既展现了品牌的实力,又没有显得咄咄逼人。送走记者后,顾砚深看着苏晚星:“你刚才提到的行业协同发展,我觉得可以再深化一下。峰会上,咱们可以提议成立一个真正的行业创新联盟,而不是森宝那种用来打压对手的组织。”
苏晚星眼睛一亮:“这个主意好!如果能联合几家有实力、有理念的品牌,共同制定成长型家居的行业标准,不仅能规范市场,还能提升整个行业的国际竞争力。”
两人当即决定,在峰会的发言中加入这个提议。回去的路上,他们又联系了几家平时口碑不错的家居品牌,提前沟通了联盟的想法,没想到得到了一致认可。
峰会当天,会场座无虚席。苏晚星和顾砚深一进场,就吸引了全场的目光。不少中小品牌的负责人主动上前打招呼,言语间满是敬佩。森宝的创始人也在人群中,看到他们时,脸上挤出一丝僵硬的笑容,伸手想要握手。
“王总,”苏晚星礼貌性地回握了一下,“听说你这次要分享行业规范化,期待你的发言。”
王总皮笑肉不笑地说:“苏总年轻有为,上次的碳足迹发布会,真是让我大开眼界。希望以后贵品牌能多带动一下行业发展。”
顾砚深适时插话:“我们正有此意。待会儿的发言里,我们会提出一个行业创新联盟的提议,到时候还希望王总多多支持。”
王总的脸色微微一变,讪讪地说了句“再议”,便转身离开了。
峰会正式开始,主持人先是介绍了到场的嘉宾,随后便进入了主旨发言环节。苏晚星和顾砚深并肩走上讲台,台下瞬间安静下来。
苏晚星拿起话筒,目光扫过全场:“大家好,我是苏晚星。今天想和大家分享的,不是我们品牌的成绩,而是在经济寒潮中,家居行业该如何破局。”
她从行业现状说起,分析了当前市场下滑的核心原因:“很多品牌把精力放在价格战上,忽视了客户的真实需求。家长给孩子买家居,买的不是一张书桌、一张床,而是对孩子健康成长的保障。”
接着,她详细讲解了品牌的决策逻辑:“我们通过客户数据发现,60%的高端客户有青少年家居需求,于是快速推进新品研发。同时,我们投入大量资金升级光触媒技术,因为我们知道,环保不是营销噱头,而是必须坚守的底线。”
讲到技术共享时,台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苏晚星笑着说:“上个月,有一家小型儿童家居品牌通过我们的技术授权,成功将甲醛释放量控制在欧盟标准以内,顺利入驻了一线城市的高端商场。这让我们意识到,一个品牌的强大不算什么,整个行业的强大才是真的强大。”
这时,顾砚深接过话筒,补充道:“除了技术共享,渠道创新也很重要。我们和铂悦酒店、溪山书院等跨界合作,把产品融入到客户的生活场景中。同时,我们拓展海外市场时发现,东南亚的消费者和国内一样重视环保和成长型家居,这说明成长型家居的市场潜力是巨大的。”
最后,顾砚深抛出了关键提议:“在此,我们提议成立‘中国成长型家居创新联盟’,联合行业内有责任、有创新精神的品牌,共同制定行业标准,共享核心技术,拓展国内外市场。我们希望,未来提到中国家居,大家想到的不仅是性价比,还有高端、环保和创新。”
话音落下,台下掌声雷动。不少品牌负责人当场举手表示支持,连行业协会的会长都频频点头。
接下来轮到森宝的王总发言。他站在讲台上,明显有些底气不足。原本准备好的发言稿里,有不少针对苏晚星品牌的暗讽,此刻却只能临时修改。他草草讲了几句行业规范化的重要性,便匆匆结束了发言,台下的掌声稀疏,和之前形成了鲜明对比。
发言环节结束后,进入了圆桌讨论环节。苏晚星和顾砚深被邀请到主桌,和行业协会会长、海外经销商代表一起讨论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海外经销商代表是一位来自新加坡的华人,他率先提问:“苏总,顾总,贵品牌的碳足迹溯源系统和环保技术,非常符合东南亚的绿色政策。请问你们未来在海外市场的布局有什么规划?”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