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山污染源的清除,如同搬开了压在心头的一块巨石,让格物院乃至整个汴京紧绷的神经稍稍放松。内城核心区域的预警阵,凭借着新型星辰精金合金丝优异的性能和小聚阳阵的中继放大,终于成功搭建并激活。
当第一个微型的、散发着柔和纯阳波动的光点在格物院总控沙盘上亮起,标志着皇宫区域被成功覆盖时,实验室里爆发出了一阵压抑的欢呼。这意味着,任何试图潜入核心区域的强大阴煞个体或大规模邪术波动,都将被第一时间侦测到。
然而,沈括脸上却不见太多喜色。他站在总控沙盘前,看着那仅点亮的内城核心区域,相对于庞大的汴京城而言,不过是星火一点。星辰精金的库存已然见底,想要将预警网络覆盖全城,乃至推广至京畿要地,目前看来仍是遥不可及。
“路要一步一步走。”沈括对围拢过来的赵虎、石勇等人说道,“内城核心稳住,我们便有了根基。接下来,一方面要继续寻找替代材料或扩大星辰精金的来源,另一方面,必须拔掉那些仍在暗中活动的钉子。”
他的目光落在了沙盘上城西区域的某个点——永丰粮行。
侯吉这几日紧盯永丰粮行,又有新的发现。“大人,那粮行表面生意清淡,但夜间却常有马车进出,拉的不是粮食,而是一些用黑布盖着的木箱,分量不轻。我们的人冒险靠近探查过,箱子里散发出的气味……很杂,有药材,有矿石,甚至还有一丝极淡的血腥气。”
“而且,”侯吉压低声音,“我们发现,粮行的掌柜和几个伙计,偶尔会去城西的‘瓦舍’听曲,但每次都会与一个说书先生模样的老者短暂接触。那老者行踪诡秘,我们跟了几次都被他甩掉了。”
说书先生?沈括心中一动。这倒是个传递消息、散布谣言的好身份,混迹于三教九流之中,不易引人注意。
“看来,这永丰粮行不简单,不仅是物资中转站,很可能还是一个情报联络点。”沈括沉吟道,“陈琳口中的‘阴影之网’,或许有一部分脉络就连接在这里。”
他立刻下令:“侯吉,加派人手,务必盯死那个说书先生,摸清他的活动规律和落脚点。赵虎,你挑选几个机警的,想办法混入瓦舍,看能否接近那人。记住,只盯梢,不接触,绝不能打草惊蛇。”
“是!”两人领命而去。
安排完对永丰粮行的监视,沈括又将注意力放回了格物院的研发上。预警阵只是防御体系的一环,面对幽冥圣教层出不穷的邪术和可能存在的强大个体,进攻和反制手段同样需要加强。
他回想起与圣主赵珏、以及“主上”麾下七煞的交手经历。对方的幽冥领域、阴煞锁链、以及那种侵蚀心神的力量,都对纯阳功法有一定的克制或干扰。若非他九阳焚煞录修炼出的阳和之气品质极高,且临阵突破领悟了一丝纯阳真火意境,恐怕难以应对。
“需要更高效、更便于普及的破邪武器。”沈括铺开图纸,开始构思。基于现有的破邪涂剂和阳炎手雷,他设想了几种改进方向:
其一,是研发“破邪弩箭”的升级版。目前的弩箭主要依靠涂剂和符纹,对低阶邪祟效果显着,但对上实力较强的目标,破防能力不足。他计划尝试在箭头内部铭刻微型的“爆裂”和“破煞”复合符阵,注入压缩的纯阳之气,在击中目标时瞬间引爆,造成物理和能量双重伤害。
其二,是设计一种“范围性驱散装置”。类似于预警阵的节点,但功能相反,不是侦测,而是主动释放强烈的纯阳波动,形成一个小范围的“安全区”,用于在遭遇战中保护重要人员或净化特定区域的阴煞污染。
其三,则是他个人武备的升级。那柄淬毒短刃虽然锋利,但材质普通,且对于掌握了纯阳之气的他来说,淬毒已是鸡肋。他需要一柄能够更好传导和增幅阳和之气,甚至能承载纯阳真火的兵刃。
思路确定,格物院再次高速运转起来。工匠们按照沈括绘制的图纸和符阵详解,开始尝试雕刻微型复合符阵;研究员们则忙着调配不同浓度的纯阳溶液,测试其压缩和稳定存储的可行性;沈括自己则一头扎进了材料库和实验室,寻找适合锻造新兵刃的材料。
几天后,关于永丰粮行和那个说书先生的情报,如同雪片般汇集到沈括的案头。
“大人,查清楚了。”侯吉风尘仆仆地汇报,“那说书先生化名‘柳先生’,常在几家固定的瓦舍说些前朝野史和志怪故事,很受一些闲汉和底层官吏欢迎。他住在城西靠近城墙的一处简陋小院,深居简出,但每隔三天,必定会在子时前后,去一趟永丰粮行的后门,停留约一炷香的时间。”
“而且,”赵虎补充道,“我们的人发现,柳先生偶尔会去一家名为‘墨韵斋’的书铺,看似买书,实则会与掌柜有短暂的交流。那墨韵斋,表面上卖些寻常书籍笔墨,但暗地里,似乎也做些替人传递书信、打探消息的营生。”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