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江州的第二天,林凡三人顾不上休息,早早来到“新风服装店”。店里已经收拾得井井有条,但空气中弥漫着一种不同以往的兴奋感。
苏晚晴拿出账本,脸上带着抑制不住的喜悦:“林凡,你们回来的正是时候!昨天下午,最后一件从广州带回来的‘柔姿纱’衬衫也卖掉了,是一个姑娘买走的,她说是听同事说我们这有广州最新款,专门找过来的!还有那几盘磁带,每天都有人来问,都说音质好,歌新!”
王淑芬也凑过来,手里拿着几块林凡带回来的新布料,爱不释手:“小凡,这料子真好!比咱们江州百货大楼卖的光滑,颜色也鲜亮!我跟你孙姨琢磨了一晚上,照着广州画报上看到的样式,先裁了两件衬衫样子,你们看看!”
说着,她拿出两件刚刚完工的衬衫。一件是浅紫色小方领,胸前做了细致的褶皱处理;另一件是米黄色,领口和袖口镶了林凡带回来的那种小巧的透明有机玻璃纽扣。虽然做工还带着手工的痕迹,但款式新颖,面料亮眼,放在江州的服装店里,绝对是独一份!
“太好了!妈,孙姨,你们手艺真棒!”林凡由衷地赞叹。这正是他想要的效果——用广州的新面料和新辅料,结合本地的人工成本,做出具有“广货”风味但价格更有竞争力的产品。
“这衬衫,定价多少合适?”苏晚晴拿起那件米黄色的衬衫,在身上比了比,问道。
林凡想了想,市场调研的结果在他脑中飞快闪过:“这种款式和面料的衬衫,在广州成衣店大概卖十八到二十二块。咱们这是自己做的,成本主要是布料和辅料,一件大概四块五左右,加上人工,算六块成本。在江州,我们可以定价十二到十四块!比广州便宜一大截,但比本地普通衬衫(八到十块)又显得高档,肯定有市场!”
“十二块?”王淑芬有些吃惊,“会不会太贵了?普通工人一个月才三四十块工资呢!”
“妈,我们要卖的不是图便宜的人。”林凡解释道,“是那些追求时髦、舍得花钱的年轻人,或者家里条件好点的姑娘。她们要的是‘不一样’,是‘领先一步’。咱们的货,全江州独此一家,贵一点,反而显得有档次!”
这就是林凡从广州学来的“差异化”和“品牌溢价”思路。苏晚晴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她接触的顾客多,明白这个道理。
“还有磁带,”林凡转向苏明,“苏大哥,你带回来的那些‘精品带’和‘特色带’,定价可以比普通翻录带(一块五左右)贵百分之五十到一倍。‘精品带’音质好,卖两块五到三块;‘特色带’内容稀罕,卖两块到两块五。我们要让顾客觉得,多花点钱,买的是品质和新奇!”
“明白!”苏明兴奋地搓着手,“我这就把带子分类标价!”
说干就干。当天,“新风服装店”就焕然一新。门口挂上了苏晚晴用红纸写的醒目告示:“新风直通羊城,最新夏装/磁带火爆到货!数量有限,欲购从速!”
橱窗里,王淑芬和孙姨连夜赶工做出的两件样板衬衫,被熨烫得平平整整,穿在模特架子上,配上林凡从广州带回来的新式腰带(仿制品),格外引人注目。柜台里,苏明将磁带分为“普通系列”、“精品音质”和“特色内容”三个区域,分别标价。
效果立竿见影!
告示挂出去不到一小时,就吸引了不少路人驻足。尤其是那两件新颖的衬衫,让很多年轻女性眼前一亮。
“老板,这衬衫是广州来的?真好看!多少钱?”一个穿着时髦的姑娘进店问道。
“同志好眼光!这是用广州最新面料做的,款式也是那边最流行的,十四块一件。”苏晚晴微笑着介绍。
“十四块?”姑娘摸了摸面料,又看了看款式,有些犹豫,但眼神里满是喜欢。
“您看这料子,这扣子,江州绝对找不出第二家!穿上身特别显气质!”苏晚晴适时地补充。
姑娘一咬牙:“行!给我拿这件米黄的!我试试!”
试穿之后,效果很好,姑娘满意地付了钱。开门红!
紧接着,又陆续有顾客被吸引进来。有买衬衫的,有询问磁带的。苏明负责的磁带柜台也很快有了生意。几个年轻人对那几盘标注“精品音质”的磁带很感兴趣,苏明用店里的录音机播放了一小段,清澈饱满的音质立刻打动了他们。
“这音质确实不一样!比普通带子强多了!三块就三块,来一盘!”
“老板,这盘‘香港电台禁播歌’是啥内容?没听过啊?来,给我拿一盘听听鲜!”
店里的人流明显比平时多了不少,王淑芬和孙姨忙着招呼试穿衣服的顾客,苏晚晴和苏明应对着询问和购买磁带的人,连陈远都帮着维持秩序和打包。林凡则在一旁仔细观察着顾客的反应,记录着哪些款式、哪些磁带最受欢迎。
仅仅一个上午,两件样板衬衫就卖掉了,磁带也卖出去十几盘,其中价格较高的“精品”和“特色”带占了将近一半!营业额远超平时!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