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的日子流水般滑过,转眼济安堂开业已平稳运营了半个多月。
口碑发酵之下,生意愈发红火,“玖行”的名声也算是在京城初步打响。
乔府新宅,安定门大街的三进大院,终于有了些家的安稳气息。
仆从各司其职,院落整洁有序。只是,这份安稳里,也透出几分无所事事的闲散。
尤其是几个年纪小的。
老五乔兰蕊还好,有秋月陪着,还能静下心来描描花样,练练绣工。
老六乔兰菲年纪更小,正是贪玩的时候,除了跟着青黛认几个字,大部分时间就是在花园里扑蝶捉虫。
四房的乔海澜性子活泼,与乔兰菲凑在一处,更是玩闹得欢,丹霞都快看不住了。
这日午后,乔兰菁从济安堂回来,绕过影壁,就见乔兰菲和乔海澜正追着一只色彩斑斓的蝴蝶在院子里跑,发髻都有些松散,小脸红扑扑的,笑得没心没肺。
乔兰蕊坐在廊下,手里拿着绣绷,眼神却有些放空,显然心思也没完全在上面。
乔兰菁停下脚步,微微蹙眉。
这样下去不行。在京城的繁华与相对封闭的内宅生活中,若无人引导,女孩儿的灵性很容易被消磨掉,或是变得目光短浅,只知后宅方寸之地。
她回到自己的书房,紫电默默跟上,研墨铺纸。
乔兰菁没有立刻处理济安堂的账目,而是提笔,在纸上写下了几个字:进学、明理、自立。
她想起自己前世所受的现代教育,想起这个世界对女子才学的微妙态度。
既要求知书达理,又往往将她们的学识限定在取悦夫君、教养子女的范围内。
乔家算是开明,但女孩们的教育,更多依赖于母亲和偶尔请的女先生,不够系统,也缺乏更广阔的视野。
一个念头在她心中越来越清晰——女子医学院。
但这非一日之功,需要契机,需要人脉,更需要打破世俗的偏见。
那么,眼下能否先为家中的妹妹们,找到一个更正规、更能开阔眼界的进学途径?
她想到了国子监。
大晟朝虽有《女子权益法》,允许女子经商继承,但在最高学府国子监中,似乎并未听闻有大规模招收女学生的先例。
不过,她隐约记得,好像听谁提起过,国子监下设有类似女子书院的地方?
招收的都是官宦人家的女儿,所学也更偏向礼仪、女红、琴棋书画,或许……还有诗词经典?
具体如何,她需要确切的消息。
晚膳后,乔兰菁寻了个机会,来到父亲乔仲远的书房。
石砚正在外间伺候,见她来了,连忙通报。
乔仲远正在灯下看书,见她进来,放下书卷,温和问道:“菁儿,有事?”
“父亲,”乔兰菁行了礼,在父亲下首坐下,斟酌着开口,“女儿近来见五妹、六妹还有海澜她们,每日在内宅,除了玩耍,便是学些女红识字,虽也安生,但长此以往,女儿担心她们见识有限,于心智成长无益。”
乔仲远闻言,点了点头,他虽忙于公务,但也并非不关心儿女教育。
“你虑得是。为父也正思量此事。在京中,若能请位好些的女先生……”
“父亲,”乔兰菁接过话,“请女先生自然是一法。但女儿在想,是否有更妥当之处?譬如……国子监下属,是否设有专供官宦女子就读的书院或学堂?若能进去,不仅所学更为系统,也能让她们接触些同龄的闺秀,开阔些眼界。”
“国子监的女子学院?”乔仲远微微沉吟,手指轻叩桌面,“确有此机构,名为‘蕙质书院’,附于国子监下。入院者须是五品及以上京官家中未曾定亲的适龄女子,所学除常规的女德、女红、琴棋书画外,亦有经史子集导读,偶尔还会有宫中女官或有名望的夫人前去讲学。”
他看向女儿,眼中带着赞许:“你能想到此处,很好。让蕊儿、菲儿和澜儿去书院进学,确比单独请先生更好。只是……这入院需有名额,也需考核,并非易事。”
乔兰菁心中一定,果然有!
“父亲,既有此途径,总要试一试。不知这考核通常在何时?又需做何准备?”
“通常每年春季会有一次入院考核,距今尚有数月。”乔仲远沉吟道,“考核内容无非是识字、书写、简单算术,或许还会考校一下礼仪举止、应对之理。蕊儿基础不错,应对也无大问题。菲儿和澜儿年纪尚小,需加紧教导些时日。”
他顿了顿,看着女儿明亮坚定的眼眸,道:“此事为父记下了,明日便去打听一下具体章程。若能成,对她们确是好事。”
“多谢父亲!”乔兰菁心中一块石头落地,脸上露出笑容。
这不仅是给妹妹们找一条路,或许,也是她未来推行女子医学院理念的一块探路石。
从父亲书房出来,月色正好。
乔兰菁看着廊下悬挂的灯笼,心中已有计较。
明日便开始,要给那几个小的紧紧弦了。
进学之路,从来不易,需得早做准备。
喜欢穿到农家后我靠全家人脉躺赢请大家收藏:(www.20xs.org)穿到农家后我靠全家人脉躺赢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