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不用,这样最好。” 吴梦琪开始剪辑视频,按照教程添加字幕,把 “巴适”“齁人” 这些方言词都标了拼音注释。她选了首轻快的民谣当背景音乐,旋律里有吉他和口琴的声音,和老街的氛围格外搭。最后在视频末尾加上定位 “山城步道老幺茶馆”,配文写着 “重庆必吃凉糕,藏在吊脚楼里的老味道,到店自提更巴适~”。
发布按钮按下的瞬间,吴梦琪的心跳突然加速,像当年高考查分时一样紧张。她把手机递给陈婆婆:“您看,发出去了!等会儿就有人看到啦。”
陈婆婆捧着手机,手指小心翼翼地摩挲着屏幕,生怕按错了什么:“这就能让更多人知道我的凉糕?” 她的声音里带着不确定,又藏着一丝期待。
“肯定能!” 吴梦琪帮她把手机调成静音,“咱们先不管它,您该做生意做生意,等会儿再看。” 她收拾好支架和书,帮着陈婆婆把凉糕摆得更整齐些,阳光越升越高,照得凉糕上的红糖闪闪发光。
茶客们陆续来买凉糕,吴梦琪趁机做调研,把大家对凉糕的评价都记在笔记本上。“陈婆婆的凉糕比冰箱冻的还解渴”“红糖熬得正好,不甜不腻”“这井水镇的就是不一样,带着股清甜味”…… 这些朴实的评价,都成了她后续优化视频的素材。
两个小时后,吴梦琪帮陈婆婆处理外卖订单时,无意间点开抖音,突然发出一声惊呼:“婆婆!您快看!”
陈婆婆正在给凉糕撒红糖,闻言手一抖,红糖粉撒多了:“咋了咋了?” 她慌忙凑过来,围裙上的糯米粉蹭到了吴梦琪的衬衫上。
手机屏幕上,那条凉糕视频的点赞数赫然显示着 “523”,评论区里挤满了留言:
“这个婆婆好亲切!明天就去山城步道找她!”
“看着就好吃,红糖是灵魂啊!”
“重庆的凉糕就是不一样,隔着屏幕都觉得凉快。”
“定位收藏了,周末去打卡!”
陈婆婆的眼睛越睁越大,手指颤抖着划过屏幕,逐字逐句地读着评论,银镯子在手机边缘轻轻磕碰:“这些…… 这些都是真的?真有人要来?” 她抬起头看向吴梦琪,眼眶突然红了,浑浊的泪水顺着皱纹往下淌,滴在手机屏幕上。
“是真的婆婆!” 吴梦琪递过纸巾,心里也暖烘烘的,“您看这个说‘明天就去’的,肯定是真心想去。” 她指着一条带定位的留言,“这个人就在解放碑,离这儿不远呢。”
正说着,一个背着相机的年轻女孩站在摊前,举着手机对照:“请问,您就是视频里卖凉糕的陈婆婆吗?我看到抖音来的。” 女孩兴奋地晃了晃手机,屏幕上正是那条刚发布不久的视频。
陈婆婆愣了愣,连忙擦了擦眼泪,手忙脚乱地掀开纱布:“是我是我!妹儿要几份?刚从井里捞出来的,冰着呢。” 她的动作比平时快了许多,银镯子在搪瓷盆沿上撞出清脆的响声。
女孩笑着说:“来两份,要多放红糖!就是看您撒红糖的样子太治愈了才来的。” 她拿起手机对着凉糕拍个不停,“婆婆,我能跟您合张影吗?回去发朋友圈推荐给朋友。”
“要得要得!” 陈婆婆笑得眼睛眯成了一条缝,下意识地理了理头发,挺直了微驼的背。吴梦琪趁机拿起手机,记录下这温暖的瞬间 —— 晨光里,白发老人和年轻游客站在凉糕摊前,笑容都像红糖一样甜。
送走女孩后,陈婆婆还在发愣,手指反复摩挲着手机屏幕上的点赞数:“妹儿,你这法子比吆喝管用多了!” 她突然想起什么,转身从竹篮里拿出一个油纸包,硬塞给吴梦琪,“这是刚做好的凉糕,你带回去吃,井水镇的,解腻。”
吴梦琪捧着还带着凉意的油纸包,看着陈婆婆布满皱纹却笑开了花的脸,心里突然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感动。她想起刚入职时面对的数字化报表,那些冰冷的术语和复杂的公式曾让她望而生畏;想起王强说的 “数据才是硬道理”,想起李伟嘲讽她 “跟老头老太太聊天”…… 直到此刻她才真正明白,数字化从来不是冷冰冰的技术,不是遥不可及的专业术语,更不是年轻人的专利。
它可以是镜头里陈婆婆撒红糖的温暖特写,是方言旁白里藏着的市井烟火,是屏幕两端素不相识的人因为一份凉糕产生的共鸣。它像一座桥,一头连着坚守传统的老匠人,一头连着渴望真实的年轻人;一头系着老茶馆的老鹰茶香,一头系着手机屏幕那端的期待目光。
“婆婆,咱们再拍个做凉糕的全过程吧。” 吴梦琪翻开笔记本,在新的一页写下 “视频优化方案”,“拍您洗糯米、蒸米浆、用井水镇凉糕的样子,肯定更受欢迎。”
陈婆婆连连点头,银镯子晃得更欢了:“要得!我这就去把泡好的糯米端出来,让他们看看咱这真材实料!” 她转身往茶馆后厨走,脚步比平时轻快了许多,背影在晨光里显得格外挺拔。
吴梦琪打开那本《短视频运营入门》,指尖划过 “用户画像”“内容垂直度” 等专业术语,突然觉得这些冰冷的文字变得生动起来。她在扉页写下:“最好的运营是真诚,最好的技术是连接。” 阳光透过老茶馆的木窗棂照在书页上,把字迹映得格外清晰。
石板路上的游客渐渐多了起来,有人举着手机四处张望,显然是在寻找凉糕摊。陈婆婆的吆喝声混着老鹰茶的苦味和凉糕的甜香,在山城步道的晨光里漫散开去。吴梦琪调整好手机支架,镜头再次对准那个忙碌的身影 —— 这一次,她的心里充满了信心,因为她知道,这些藏在市井里的老手艺,终将通过数字化的桥梁,走向更广阔的世界,而她,愿意做那个搭桥的人。
帆布包里的笔记本轻轻晃动,里面不仅记着短视频的运营技巧,更藏着一个年轻人对传统的敬畏与创新的勇气。吴梦琪看着屏幕上不断增长的点赞数和评论,突然觉得那些曾经让她头疼的 “数字化断层”,或许并没有那么难以逾越,只要用真诚做桥墩,用耐心做桥面,再深的鸿沟,也能架起通往希望的桥梁。
喜欢重庆美女销售的麻辣逆袭请大家收藏:(www.20xs.org)重庆美女销售的麻辣逆袭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