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休时间的鼎盛商贸办公区,空气中弥漫着速溶咖啡与外卖餐盒混合的气味。键盘敲击声暂时停歇,取而代之的是同事们低低的交谈声与微波炉运转的嗡鸣。五十八层的茶水间里,不锈钢台面反射着惨白的灯光,几个马克杯随意地倒扣在沥水架上,咖啡机旁散落着半包砂糖,处处透着忙碌间隙的仓促。
吴梦琪端着保温桶站在微波炉前,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桶身的花纹。保温桶是母亲特意给她买的,粉蓝色的外壳上印着嘉陵江大桥的图案,此刻正散发着淡淡的暖意。她刚把昨天赵婶给的黑芝麻汤圆热好,甜香顺着缝隙丝丝缕缕地飘出来,在充斥着咖啡味的空间里显得格外清新。
“叮 ——” 微波炉的提示音打破了短暂的宁静。吴梦琪弯腰取出保温桶,刚要转身找个座位,一股浓烈的香水味突然扑面而来,甜得发腻的玫瑰香气瞬间盖过了汤圆的甜香,让她忍不住微微蹙眉。
“梦琪,这么巧啊。” 张莉的声音带着刻意的娇柔,从头顶上方传来。吴梦琪抬头,看见张莉正端着一杯拿铁倚在门框上,宝蓝色的连衣裙衬得她肤色白皙,卷发精心打理过,发梢还沾着细碎的亮片。她手里的骨瓷咖啡杯边缘泛着奶泡,显然是刚从楼下咖啡厅买的。
吴梦琪礼貌地点点头:“莉姐,中午好。” 她不动声色地往旁边挪了半步,拉开两人之间的距离。张莉身上的香水味实在太浓,让她想起磁器口那些过度喷洒香精的劣质特产,闻着让人头晕。
张莉踩着十厘米的高跟鞋,慢悠悠地走到咖啡机旁,目光却像雷达一样在吴梦琪身上扫来扫去。她注意到吴梦琪手里的保温桶,嘴角勾起一抹若有若无的笑意:“哟,还自己带饭呢?现在年轻人都爱点外卖,你可真会过日子。” 她说着,故意晃了晃手里的咖啡杯,杯身的钻石贴纸在灯光下闪得人睁不开眼。
“家里做的干净些。” 吴梦琪简单回应,旋开保温桶的盖子。黑芝麻汤圆的甜香再次弥漫开来,圆润的汤圆浸在琥珀色的红糖浆里,上面还撒着几粒白芝麻。她拿出勺子刚要舀起,就听见张莉状似随意地开口:“对了梦琪,听说你加了那个重庆青年商盟?”
吴梦琪舀汤圆的动作顿了顿,心里泛起一丝警惕。她抬起头,正好对上张莉探究的目光。张莉的眼线画得极细,眼角微微上挑,眼神里藏着不易察觉的急切。自从上周王强在部门会议上表扬了老字号业务,张莉就总是有意无意地出现在她周围,明里暗里打探消息。
“嗯,加了有段时间了。” 吴梦琪语气平淡,用勺子轻轻搅动着保温桶里的汤圆,红糖浆在碗里画出圈圈涟漪。她知道张莉醉翁之意不在酒,商盟只是个由头,真正想问的是资源和渠道。
张莉果然来了精神,往前凑了两步,香水味更加浓烈:“里面是不是都是大人物呀?我听王经理说,商盟里好多都是企业老总呢。” 她一边说,一边装作整理头发,眼神却越过吴梦琪的肩膀,瞟向她放在旁边台子上的帆布包。
帆布包的拉链没拉严,露出里面的笔记本边角和一叠文件。那是吴梦琪刚从商盟拿到的老字号扶持政策资料,早上开会时随手塞在包里的。她察觉到张莉的目光,不动声色地用胳膊肘挡住了包口。
“哪有什么大人物,” 吴梦琪舀起一个汤圆,吹了吹气送进嘴里,“就是些做实业的老板,开火锅店的、搞冷链的、做包装的都有。大家聚在一起聊的都是怎么卖好东西,怎么把本地特产推出去。” 她故意说得轻描淡写,把高端的商盟活动描述成普通的行业交流会。
张莉脸上的笑容僵了一下,显然对这个答案不满意。她抿了口咖啡,奶泡沾在嘴角也没察觉:“是吗?我还以为商盟里都是喝着咖啡谈大生意的呢。那你们平时都聊些什么呀?有没有什么好项目可以带带姐姐?” 她往前又凑了凑,几乎要贴到吴梦琪身上。
吴梦琪往后退了半步,避开她过于靠近的身体:“都是些具体的业务问题,比如怎么解决冷链成本太高的问题,怎么设计包装才能突出地域特色。都是些琐碎事,估计莉姐你不感兴趣。” 她特意提到冷链和包装,这些都是张莉不熟悉的领域,想借此打消她的念头。
张莉的眼神暗了暗,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咖啡杯的把手。她原本以为商盟里有什么捷径可走,没想到听吴梦琪说得这么平淡无奇。但她才不信,上周周叔的酸辣粉突然进了解放碑的超市,包装上还印着老照片,肯定是商盟的资源起了作用。
“怎么会不感兴趣呢?” 张莉很快又堆起笑容,“现在公司不都提倡跨部门学习嘛,我也想多了解些新业务。对了,你们商盟是不是经常搞活动啊?下次有活动能不能带上我?我也想认识些做实业的老板。” 她抛出诱饵,试图让吴梦琪松口。
吴梦琪舀汤圆的动作停了下来,抬起头直视着张莉的眼睛。张莉的假睫毛又长又密,眨眼时像两把小扇子,可眼神里的算计却藏不住。吴梦琪心里清楚,张莉根本不是想学习,而是想趁机挖走商盟的资源,说不定还想把她的老字号业务抢过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