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的重庆褪去了最后一丝暑气,磁器口古镇的青石板路被晨露润得发亮。吴梦琪提前半小时抵达周叔的酸辣粉摊时,周叔正戴着白手套,将刚捶好的粉团分装进无菌容器。见吴梦琪走来,他擦了擦额头的汗,扬声笑道:“小吴,都准备妥了!加热包、检测报告、生产台账,一样没落。”
摊位前已临时搭起简易展示台,台上整齐摆放着便携套餐的样品、耐高温测试仪器,还有厚厚一摞原料溯源台账。吴梦琪刚帮着调整好展示牌,就看见赵刚带着两名同事走进巷子 —— 藏青色西装外套搭在臂弯里,手里攥着笔记本,身后跟着的技术专员还提着便携式检测仪,显然是做足了考察准备。
“赵经理,一路辛苦!” 吴梦琪快步迎上去,引着三人走向摊位,“这位是周叔,酸辣粉摊的主理人,做了二十五年手工酸辣粉,咱们便携套餐里的粉都是他亲手捶制的。”
周叔连忙放下手里的活计,笑着递上刚煮好的酸辣粉:“赵经理尝尝,这就是真空包装里的粉,您看这筋道劲儿。” 赵刚接过筷子,夹起粉丝轻轻一扯,粉身弹性十足,送进嘴里咀嚼时,还能尝到手工捶制特有的麦香。“确实不错,比之前吃的机器粉口感好太多。” 他放下筷子,目光落在展示台的耐高温测试仪器上,“听说你们的便携包装能耐高温?能现场演示下吗?”
“当然可以。” 吴梦琪示意周叔拿出备用的便携包装和加热包,“我们的包装采用食品级耐高温 PP 材质,能承受 120℃的高温,加热时不会释放有害物质。现在就给您演示 —— 先将冷水倒入加热包区域,放上餐盒,三分钟后咱们测温度。”
周叔熟练地操作起来,冷水刚接触加热包,就冒出细密的气泡,餐盒外壁很快泛起白雾。三分钟一到,技术专员用检测仪贴近餐盒,屏幕上的数字稳定在 100℃。“温度够了,而且包装没有变形、渗漏的情况。” 技术专员记录着数据,对赵刚点头示意。赵刚走上前,亲手摸了摸餐盒外壁,又翻看包装内侧:“确实不错,之前合作的供应商,加热后包装都软塌塌的,你们这质量很过关。”
“赵经理,您再看看这个。” 吴梦琪递过原料溯源台账,“这是周叔每天的原料采购记录,面粉来自重庆本地的老字号面粉厂,每批次都有质检报告;辣椒、花椒都是固定从石柱、江津的农户手里收的,保证正宗重庆味。我们联盟每周都会来抽检,这是上周的抽检报告,所有指标都合格。”
赵刚接过台账,一页页仔细翻看,不时指着某个条目询问细节。当看到 “每批次产品留样 72 小时” 的记录时,他停下手指:“这个做得好,留样能及时发现问题,我们之前就吃过没有留样的亏,出了品质问题都没法追溯。” 周叔在一旁补充:“赵经理您放心,我这摊儿开了二十五年,靠的就是实在。每一份粉都得对得起食客,更别说给厂里的工人吃了。”
从酸辣粉摊出来,一行人驱车前往潼南柠檬基地。车子刚驶进基地,成片的柠檬树就映入眼帘,翠绿的枝叶间挂满了金黄的柠檬,空气里飘着清新的柠檬香。基地负责人陈师傅早已在门口等候,手里拿着测糖仪和柠檬膏样品。
“赵经理,咱们这柠檬都是自然成熟的,含糖量能达到 12% 以上,比普通柠檬高 30%。” 陈师傅摘下一颗柠檬,切开后果肉饱满多汁,“用来做柠檬膏,不仅口感好,维生素 C 含量也高,特别适合体力劳动者补充营养。” 他将柠檬果肉挤成汁,用测糖仪检测,屏幕上的数字显示 12.5%。
赵刚接过陈师傅递来的柠檬膏样品,打开盖子就闻到浓郁的柠檬香,尝了一口,酸甜适中,没有苦涩味。“这柠檬膏不错,不像有的产品,要么太甜要么太酸。” 他看向吴梦琪,“你们是怎么保证每批次口感一致的?”
“我们有严格的配方标准。” 吴梦琪拿出柠檬膏的生产工艺手册,“每 100 斤柠檬搭配 50 斤冰糖,熬制时间必须控制在 4 小时,期间每隔 20 分钟搅拌一次,确保糖分充分溶解,柠檬的营养不流失。而且每次熬制都会取样检测,口感、酸度不符合标准的,一律作废。” 她指着基地的熬制车间,“里面有监控设备,联盟随时能查看生产过程,保证每一批柠檬膏都一样好。”
陈师傅带着众人走进熬制车间,不锈钢的熬制锅整齐排列,墙上的电子屏显示着实时温度和时间。“现在正在熬制的就是下周要给机床厂供货的柠檬膏,您看这浓稠度,刚好达到标准。” 陈师傅用勺子舀起一勺,膏体呈琥珀色,缓缓滴落时能拉出细长的丝。技术专员取样检测后,对赵刚说:“各项指标都合格,维生素 C 含量很高,确实适合体力劳动者。”
离开柠檬基地时,赵刚看着满车的柠檬,对吴梦琪说:“你们的原料把控很严格,从源头保证品质,这点我很认可。接下来去非遗作坊看看?我对定制蜀绣挂件还挺感兴趣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