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李振邦和小陈再次来到机械厂了解情况,在厂区里被一位满头大汗的年轻工人拦住了。
“李同志!可找到您了!”年轻工人脸上带着急切,“俺是翻砂车间的,俺叫赵铁柱。俺们车间浇铸的那个沙模,老是容易出气孔,废品率太高了!俺琢磨着,是不是沙子里加的煤粉和黏土比例不对?可俺们没文化,不懂这个,您能给看看不?”
看着赵铁柱充满期待又有些忐忑的眼神,李振邦心里一动。他虽然不是材料专家,但基本的原理还懂一些。他跟着赵铁柱来到翻砂车间,那里温度很高,空气中弥漫着沙土和金属熔液的气息。他仔细观察了使用的型砂,又询问了目前的配比和操作流程。
“铁柱同志,我也不是专门干这个的,只能提点想法。”李振邦斟酌着说,“型砂的透气性和强度确实很关键。煤粉是为了增加透气性,防止铸件粘砂,但加多了强度不够;黏土是增加粘结性的,但加多了透气性又差。这个比例需要反复试验。我建议你们可以做个小实验,用几个小盒子,按不同比例配好砂子,用同样的力度压实,然后用嘴吹气或者用个小风箱试试透气性,再用水测试一下湿强度。找到那个透气性和强度都最好的配比。”
他还建议可以尝试在型砂里加入少量(比如百分之一到二)的旧报纸浆或者木屑,看看是否能进一步改善透气性。
赵铁柱和车间的老师傅们听了,觉得这个方法虽然土,但很有道理,总比盲目摸索强,纷纷表示要试试。李振邦离开时,赵铁柱紧紧握着他的手,连声道谢:“李同志,太谢谢您了!不管成不成,您给了俺们个方向!”
走在回局的路上,小陈忍不住感叹:“李哥,你现在都快成半个技术员了!我看工人们都挺信服你的。”
李振邦笑了笑,望着远处冒烟的烟囱和忙碌的厂房,轻声说:“小陈,你看这些工厂,这些工人,他们才是这个国家的脊梁。我们公安工作,说到底,不就是为了保障他们能安心生产,能过上更好的日子吗?我们能做一点,就多做一点。”
他的目光越过工厂区,投向更广阔的城郊。那里是广袤的黑土地,虽然已是春末,但田里的活计才刚刚开始。他想起了另一种“种子”——农业的种子。新中国初期,粮食问题同样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头等大事。他脑海中那些关于后世高产物种、科学种植方法的零星知识,或许也能在适当的时机,以适当的方式,播撒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这需要更谨慎的步骤,但并非没有可能。
喜欢沪上警事:1950请大家收藏:(www.20xs.org)沪上警事:1950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