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知何家从北京来,她热情地邀请:“中午来我家吃饭呀,我做了本帮红烧肉。”
这种邻里之间的热络,让何母很是感触:“在上海住着,倒是比北京多了几分烟火气。”
其实这个锅应该何雨柱背,是他主张搬出来住的。
午饭时,王秀英端上几道地道的本帮菜:油焖笋、草头圈子、腌笃鲜,还有早上刚买的活鱼做的清蒸鲈鱼。
“这鲈鱼真鲜。”何母尝了一口,“比北平的河鱼嫩多了。”
何雨柱心里暗暗记下,以后要多带点这些海鱼给母亲吃,母亲爱吃。
“这是松江鲈鱼,上海的特产。”
吕建国给姐姐夹了一筷子,“现在交通方便了,以后常来。”
午后,何雨柱独自带着相机出门。
他避开繁华的南京路,拐进一条条幽深的弄堂。
镜头里,有在公用厨房忙碌的主妇,有在巷口下棋的老人,还有追逐打闹的孩童。
这都是时代的记忆,以后再也找不到了。
至于建国大典,他肯定也是拍了的。
在一处石库门前,他看见几个老阿姨坐在小板凳上闲话家常,阳光透过梧桐树叶,在她们花白的头发上跳跃。
这温馨的画面让他不禁按下快门。
“小伙子是记者?”一位老人好奇地问。
“不是,来探亲的。”何雨柱微笑回答,“觉得上海的弄堂很有味道。”
“这可是最有上海味道的地方。”老人自豪地说,“别看房子老,住着舒坦。”
傍晚时分,何雨柱回到舅舅家。
何雨水正和邻居小孩在弄堂里跳房子,银铃般的笑声在暮色中回荡。
何母和王秀英坐在天井里剥毛豆,说着姐妹间的体己话。
“今天拍了不少好照片。”何雨柱对舅舅说。
“特别是那些弄堂里的生活场景,很有味道。”
吕建国点点头:“上海的精髓不在外滩,不在南京路,就在这些寻常巷陌里。”
晚饭后,何雨水趴在桌上认真写着日记。
何母和弟弟坐在藤椅上喝茶,说起童年往事。
何雨柱看着这温馨的一幕,悄悄调整相机焦距。
这一次,他没有按下快门。
有些画面,留在心里就好。
喜欢四合院之穿成傻柱各国浪请大家收藏:(www.20xs.org)四合院之穿成傻柱各国浪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