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冷刺骨的暗流如同一条咆哮的黑龙,无情地裹挟着五人在无尽的黑暗中疾驰。
水晶茶籽散发出的柔和光晕形成五个脆弱的气泡,勉力将湍急的水流隔绝在外,提供着那一点点稀薄的空气。
耳边唯有轰隆不绝的水声与自身剧烈的心跳,时间的流逝变得模糊不清,仿佛过去了整整一夜,又或许只是短短几个时辰。
黑暗浓稠得化不开,偶尔有不知名的发光水生物被惊动,划出一道转瞬即逝的幽光,更添几分诡异。
就在气息即将耗尽,寒意深入骨髓,四肢几近麻木之际,前方极远处,隐约出现了一点微光。那光芒并非出口的自然天光,而是一种幽蓝色的、如同凝聚星辉般闪烁不定的光源。
与此同时,汹涌的水流也似乎变得略微平缓了些许。澜澈精神蓦地一振,努力调整身形,引导着众人向那一片幽蓝光芒奋力靠近。
光芒源自一侧凹凸不平的河壁。
靠近了才发现,那里并非期盼已久的出口,而是一个巨大的、被水流半淹没的洞窟入口。洞窟内部显然有空气存在,那幽蓝色的、令人心安的光芒正是从深处透出。
别无选择,五人拼尽最后气力,相继游入洞窟,挣扎着爬上一处较为干燥的岩石平台,便精疲力尽地瘫倒在地,胸膛剧烈起伏,贪婪地吞咽着带着矿物气息的冰冷空气,咳出呛入的河水,半晌说不出话来。
良久,几乎冻僵的肢体才逐渐回暖,狂跳的心脏也慢慢平复。众人勉力坐起,开始打量四周。
这是一个巨大的地下溶洞,空间之广袤,似乎更胜守髓兽巢穴,且弥漫着一股远比那里更为古老、更为寂静的气息。
洞窟顶部垂下的并非寻常钟乳石,而是一种前所未见、散发着柔和幽蓝微光的巨大水晶簇,如同倒悬的森林,静静照亮了这片被遗忘的地下世界。
然而,最令人惊异莫名的,却是洞窟中央的景象——那里并非空无一物,而是散落着大片明显是人工建造的、坍塌已久的遗迹!
断裂的巨大石柱倾颓在地,其上雕刻着早已被岁月风化的奇异纹饰,依稀能辨出茶叶、星辰以及某种生有长翼生物的图案。
破碎的陶器碎片散落一地,其形制古朴拙重,胎质与釉色均迥异于当今任何王朝窑口所出。一些巨大的、非金非石的构件半埋在淤泥与碎岩之中,表面异常光滑,触手冰凉,即便历经无数岁月侵蚀,仍隐隐散发着极其微弱的能量波动,显非凡物。
“这里……究竟是什么地方?”苏砚青拾起一块较大的陶片,指尖小心翼翼地摩挲着上面模糊的彩绘,画的是一种从未见过的、叶片上仿佛点缀着星芒的奇特植物,“这些纹饰……与星槎上的某些符号似乎同源,但显得更为古老、原始……”他喃喃自语,眼中充满了考古者特有的痴迷与困惑。
沐柔则被洞窟深处岩壁下一抹不易察觉的绿色吸引。
她蹒跚走近,惊讶地发现,那竟是一小片在幽蓝微光下顽强生长的茶园!
茶树形态极为古朴,枝干虬结,叶片厚实呈深绿色,叶脉在幽蓝光芒映照下竟呈现出淡淡的银丝状光泽,散发出一种宁静悠远、沁人心脾的奇异茶香。
它们扎根于废墟的缝隙之中,根系紧紧缠绕着那些半埋的奇异构件,似乎在汲取其中渗透出的微弱能量而生。
“这些茶……它们在此地不知生长了多少岁月,吸收遗迹散逸的能量,已然发生了玄妙的变异。”她小心翼翼地采摘下几片最为莹润的嫩叶,叶片入手竟微温,内含的灵蕴纯净而奇特,是她生平仅见。
赵令渊的目光则被一侧相对完好的巨大石壁吸引。
壁上刻满了密密麻麻的壁画,虽然部分因年代久远而已剥落模糊,但其主要内容仍可清晰辨明。
第一幅画:一颗燃烧的流星(或者说星槎?)拖着炽烈的尾焰,正自浩瀚星海坠落在苍茫的群山之间,大地震动,烈焰腾空。
第二幅:许多身材高大、衣着奇异、容貌与那巢穴中骸骨相似的人从流星残骸中相互搀扶着走出,他们手中捧着发光的不规则晶体(星辰髓?),围聚在一起,悲伤地埋葬死去的同伴。
第三幅:这些来自天外的幸存者与当地衣不蔽体、手持石斧的原始先民接触,他们教授先民耕作、筑屋、观测星辰……以及最为详细的种茶、制茶、烹茶、饮茶之法。画中清晰地描绘了如何栽培、采摘、揉捻、烘烤茶叶的整个过程,与后世茶技依稀一脉相承,却又显得更为原始古朴,充满自然韵味。
第四幅:茶被用于庄严的祭祀仪式,茶叶在特殊的火焰中燃烧,升腾起的烟气竟与星空相连,星辉与烟气交融,画中人物仰望星空,似乎在进行某种神秘的沟通……
“茶之道……并非源自神农,至少不完全是?”兰澈看着这些足以颠覆常识的壁画,喃喃自语,脸上写满了震撼与思索。
就在众人沉浸于壁画带来的冲击时,负责探查周边环境的澜澈在暗河流入洞窟的一处隐蔽水湾有了更惊人的发现。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