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里的红星生产队,仿佛一锅渐渐煮开的水,气氛越来越喧腾热闹。空气中除了原有的炊烟和冻土气息,又混入了炒瓜子、炸麻花、蒸豆包的香气,以及孩子们提前燃放的零星鞭炮声。
伊家更是这热闹中心的一点。五块钱稿费带来的丰足年货和那篇登在《农业科技报》上的文章,让伊家成了队里绝对的焦点。串门的人络绎不绝,有的是真心来道喜讨个吉利话,有的是好奇来看看伊家新买的年货,还有的则是拐弯抹角地想打听伊拉到底是咋学的,能不能也教教自家孩子。
王秀娟和伊爱国脸上整日洋溢着笑容,招待客人用的不再是白开水,而是放了糖精的甜水,碟子里也摆上了难得一见的水果糖和瓜子。伊爱国和人聊天时,嗓门都不自觉地洪亮了几分。奶奶则坐在炕头,乐呵呵地接受着左邻右舍的恭维,一遍遍不厌其烦地讲着孙女如何“开窍”、如何“用功”的故事。
伊拉反倒成了家里最“清静”的一个。大人们的话题她插不上嘴,也不好意思总是被当成“展品”围观,便常常缩在炕角,就着窗户透进来的光,安静地看她那本快被翻烂的《农民扫盲识字课本》,或者继续涂画她那“土法”思维导图,默默运用高效学习法巩固知识。
【在嘈杂环境中保持专注学习,抗干扰能力与定力微幅提升。奖励积分+5点。】
【宿主当前积分:1168点。】
积分缓慢增长,伊拉的心却渐渐静了下来。年节的喧嚣让她更清晰地意识到,外在的热闹和赞誉都是暂时的,唯有自身掌握的知识和能力才是永恒的依靠。
就在腊月二十三,小年这天,李大夫风尘仆仆地来了。他不仅带来了公社分的几斤冻梨,更带来了一个让伊拉期待已久的消息——关于她那本“小药册”的。
“拉拉!好消息!”李大夫灌下一碗热水,脸上带着兴奋的红光,“你整理的那本小册子,我在公社卫生所给大家看了,个个都说好!王所长(公社卫生所所长)直接拍板,让刻印几十份,开春就发到各个大队的赤脚医生和卫生员手里,当作参考!”
伊拉的眼睛瞬间亮了:“真的吗?李伯伯!”
“那还有假?”李大夫笑道,“王所长还夸你呢,说这册子写得明白,用的都是咱本地有的东西,法子也安全,太实用了!就是……”他顿了顿,有些不好意思地说,“就是这稿费嘛……公社经费紧张,怕是给不了多少,估计也就是几毛钱意思一下,还得等年后了。”
“没关系!能有用就好!”伊拉连忙说。稿费多少她根本不在意,她看重的是自己整理的东西能被认可、被使用,能真正帮到更多的人。
王秀娟和伊爱国听了也是喜出望外,连声说:“不要稿费都行!孩子瞎写的东西能帮上公家的忙,那是她的福气!”
李大夫摆摆手:“该给的还是要给,就是不多。不过啊,拉拉,王所长还问,你这册子里有些方子,像那个炒金银花、蜜炙甘草,炮制方法写得简单,但火候啥的不好掌握,问你能不能……嗯……能不能再弄点样品,或者以后有机会,给咱们公社的卫生员讲讲?”
这话一出,屋里安静了一瞬。
让一个六岁娃娃去给大人“讲课”?
伊爱国和王秀娟都愣住了,面面相觑。
伊拉的心却猛地一跳!这是一个绝佳的机会!不仅能让她的知识产生更大影响,更能为她后续可能出现的“超常”行为提供一个更合理的平台——看,是公社让我去讲的!
她压下心中的激动,脸上露出恰到好处的忐忑和跃跃欲试:“我……我能行吗?我就……就知道一点点……”
李大夫看着她的样子,哈哈一笑:“怎么不行?你懂得比不少卫生员都多呢!就是简单说说咋认药、咋弄药,没啥难的!等开春暖和了,我跟王所长说,组织一下,你就当是……嗯……当是给叔叔阿姨们分享点小经验!”
有了李大夫这话,伊拉心里踏实了。她用力点点头:“嗯!我听李伯伯的!”
【独立编纂的医药手册获得公社级认可并计划推广,获得潜在教学机会,社会影响力与价值再次提升。奖励积分+100点!】
【宿主当前积分:1268点!】
又是一笔丰厚的积分入账!伊拉感觉自己的“知识变现”之路越走越宽了。
小年夜的晚饭格外丰盛。五花肉炖酸菜粉条,煎得金黄的炸带鱼,滴了香油的蒜泥白肉,还有伊拉贡献稿费买的那条清蒸草鱼……炕桌摆得满满当当。
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着一年中最丰盛的一餐,脸上都洋溢着满足和幸福。窗外偶尔传来零星的鞭炮声,更增添了年节的氛围。
伊爱国抿了一口小烧酒,脸上泛着红光,看着女儿,语气感慨:“咱家今年能过这么个好年,多亏了拉拉啊……”
王秀娟也给女儿夹了一大块鱼肚子肉:“是啊,俺拉拉是咱家的福星。”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