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里,年关将近,空气中弥漫着节日的氛围,但红星生产队养猪场的筹备工作却并未停歇。趁着农闲,劳力充足,备料工作热火朝天地展开了。
王卫东带着青年突击队,冒着严寒,上山砍伐合乎规格的檩条和椽子;会泥瓦手艺的社员们,则开始脱土坯、烧制青砖;妇女们也没闲着,编织着日后用来苫盖屋顶的草帘。队部院子里,木料、砖坯堆积如山,一派大兴土木的景象。
伊拉和郑卫国、杨技术员则反复推敲着猪舍的最终设计图。在讨论到猪粪处理这一环节时,杨技术员提到了一句:“如果能配套建个沼气池就更理想了,既能解决粪便污染,还能产生沼气点灯做饭,沼液沼渣还是上好的肥料。”
“沼气池?”伊拉第一次听到这个名词,眼睛顿时亮了。她立刻追问原理。杨技术员简单解释了一下:有机物在密闭条件下发酵,会产生可以燃烧的甲烷气体。
这不就是变废为宝吗?!伊拉的心激动地跳了起来。这完全符合她一直追求的循环、高效、清洁的农业理念!她马上在脑海里询问系统,关于沼气池的建造技术和可行性。
系统迅速反馈了信息:【沼气池技术于上世纪中叶已有应用,结构相对简单,主要材料为水泥、砂石、砖,技术关键在于密封和保温。以宿主当前区域条件及集体能力,建造小型沼气池具备可行性。可提供简易结构图纸及操作要点,需消耗积分300点。】
“兑换!”伊拉毫不犹豫。瞬间,一套清晰的圆筒形水压式沼气池的结构图、施工要点以及发酵原料配比、日常管理须知等知识,涌入她的脑海。
她立刻将沼气池的构想向张书记和筹备组提了出来。起初,大家觉得这想法有点“天方夜谭”——粪坑里出来的气还能烧?但伊拉结合图纸,用最朴实的语言讲解了原理和好处:解决了猪场最大的环境卫生难题,还能得到免费的燃料和优质肥料!
杨技术员也从技术上给予了肯定,表示农科所也正在试点推广这项技术,愿意提供必要的指导。郑卫国更是被这个充满科技感的设想吸引,主动要求参与设计和计算。
经过一番热烈的讨论,甚至有些争议,张书记最终拍板:“干!既然是好东西,咱就试试!大不了就当多挖了个化粪池!要是真成了,咱红星队又走在前面了!”
于是,养猪场的建设规划中,又增加了一项重要的配套工程——沼气池。这个腊月,红星生产队的社员们,不仅在为一座猪舍备料,更是在为一个更加清洁、高效、充满科技感的未来添砖加瓦。伊拉的灵光一现,再次将红星生产队的发展,推向了一个新的维度。寒风依旧凛冽,但人们心中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勇于尝试的热情,却比炉火更加炽热。
爆竹声中一岁除。有了去年的丰厚底子,红星生产队这个年过得格外丰足、踏实。但正月里的喜庆气氛还没完全散去,队委会的核心成员们就已经围坐在了烧得暖烘烘的炕头上,开始商讨开春后的头等大事——养猪场及配套沼气池的建设。
炕桌上摊开着伊拉凭借系统图纸和杨技术员指导绘制的简易施工图。猪舍部分大家还能理解,毕竟有传统建筑经验打底。但那个圆筒形的、要求严格“密闭”的沼气池,却让张书记和老农们皱起了眉头。
“拉拉,这池子……真要做到一点儿气儿都不漏?”张书记用烟袋锅点着图纸上标注的“水压间”和“活动盖”,疑惑地问,“这水泥抹缝咱能搞,可这进出料口的盖子,咋保证严丝合缝?还有这池体,全埋在地下,要是裂了缝漏了气,咱上哪儿知道?又咋修?”
这确实是问题的关键。沼气池的核心在于“厌氧发酵”,密封性是成败的生命线。在这个缺乏专业材料和检测工具的年代,要实现并维持高标准的密封,是个巨大的挑战。
伊拉早已思考过这个问题。她沉稳地回答:“书记,您说得对,密封是关键,也是难点。咱们得用最细的水泥砂浆,多抹几遍,反复压实打磨。进出料口的盖子,我想可以用厚木板做,边缘包上旧轮胎内胎剪的胶皮条,压上重物,应该能起到密封作用。”
她顿了顿,继续说出更重要的想法:“至于检查和维护,光靠眼睛看不行。我的想法是,建的时候,咱们就立下最严格的规矩。第一,选责任心最强、手最巧的泥瓦匠来负责主体施工。第二,池子建成后,先不投料,进行‘水试’和‘气试’。”
“水试?”王卫东好奇地问。
“对,就是把池子灌满水,看水位会不会明显下降,检查有没有渗漏。‘气试’更麻烦点,咱们可以用打气筒往里打气,然后在所有接缝的地方抹上肥皂水,看有没有冒泡,有冒泡的地方就是漏气点,得标记出来重新修补。”伊拉详细解释道。这个方法是她从系统提供的知识里结合当前条件想出来的土办法,虽然原始,但行之有效。
郑卫国推了推眼镜,补充道:“伊拉同志的方法符合工程检测原理。我建议,施工过程和检测结果都做详细记录,形成技术档案,这对以后维护或者推广都有价值。”
杨技术员也点头认可:“没错,密封是沼气池技术的核心难点。你们能想到用水试和气试,非常了不起!我们农科所也在摸索,可以把你们的经验作为重要案例。”
经过这番深入务实的讨论,大家心里的疑虑消除了大半,取而代之的是攻克技术难关的决心。张书记一锤定音:“好!就按拉拉说的办!开春化冻就动工!人选我来定,就用老陈叔,他是咱队里泥瓦活儿最好的,人也仔细!这新玩意儿,就得交给最靠谱的人!”
一个新的、充满技术挑战的课题,摆在了红星生产队的面前。这个正月,社员们走亲访友之余,谈论最多的,就是即将兴建的猪场和那个神秘的“生气”的池子。伊拉知道,这将是一次对集体智慧、耐心和技术执行力的严峻考验。但她相信,只要像过去克服每一个困难那样,脚踏实地,精益求精,就没有跨不过去的坎。沼气池那点星星之火,必将点亮红星生产队更加清洁、高效的未来。
喜欢穿成六岁傻崽后我靠系统带飞请大家收藏:(www.20xs.org)穿成六岁傻崽后我靠系统带飞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