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时期,粮食商人多凭借“消息”获取利润。在大明帝国,粮食乃是最为重要的生活必需品。于江南某地,有一位极为神秘的粮商——神算子蒋敬。他既无庞大的仓库,亦无庞大的运输网络,然而他所拥有的,是绝对的消息优势。在“消息即财富”的大明江湖,神算子蒋敬凭借自身人脉,能够在第一时间获取“丰收抑或歉收”的内幕消息。
自吴用在官营青楼妓院闹出一场风波后,胖子经营的官营青楼妓院生意非但未变差,反而愈发兴隆。
原因在于,尽管胖子不敢透露当日包厢内发生之事,但其他人忍不住前往知州府打听。即便无人能打听出吴用前往知州府的具体事由,或是当初在胖子官营青楼妓院中究竟发生了何事,然而吴用江州学究的身份,以及最后焦玉玉带着石守信一同前往江州县的事情,还是很快被众人知晓。
由于明朝人们享受生活的途径有限,狎妓便成了达官贵人唯一的嗜好。这并非意味着大明没有正规听曲、唱戏的场所,实际上官营青楼妓院中同样能欣赏到妓女唱戏、吟曲,而且这里还是打听重要消息的绝佳之地,又有女子绵软、娇柔的身躯侍奉,自然吸引了所有男性的目光。
正是因为吴用的名声,他曾待过的包厢每日都座无虚席。
不过今日竟有些不同,一干重庆城富户聚在一起却只是窃窃私语。而那些人窃窃私语的中心,却是愁眉苦脸的江州县郁保四。
与江州县的其他富户相同,当郁保四从郑关西处听闻吴用蓄意挑衅孟州忠显校尉、知神火将魏定国兴兵攻城之事时,其第一反应亦是即刻逃离江州县,前往一处安全之地。他人或许不了解神火将魏定国的情况,只知其时常流连于重庆城中的官营青楼妓院,然而郁保四却对神火将魏定国的为人了如指掌。
况且江州县有郑关西挡着,郁保四根本不相信郑关西真会舍弃自己的财产,任凭自己的郑府被乱兵攻破。
只是未曾料到,神火将魏定国的兵马尚未杀至江州县,郑关西自己却“被造反”了。
不仅江州县内的郑府已被吴用占据,就连郑关西在重庆城内的财产也已被知州石将军石勇搜刮殆尽。至于郑关西在重庆其他县城的财产,迟早也难逃“查封”的命运。一想到吴用的狠辣与贪婪,郁保四便有些不敢再回江州县。
可若不回江州县,又能如何呢?
谁能知晓自己不回去,那吴学究是否会给自己扣上通敌造反的罪名。
“郁保四,你且听老夫一言,还是尽早回江州县一探究竟吧!那吴学究心思狡黠、谋略过人,郑关西必然是有造反之实,不然知州大人怎会开始查封郑关西的财产。你既然未曾与郑关西勾结,更应早日回去证明自己的清白,否则将来定会追悔莫及。”
说话之人正是知州府中教导两位公子读书的西席道学先生。
吴用在知州府教导石亨、石守信读书时,道学先生得以休息了几日。但当吴用带着石守信返回江州县后,道学先生又回到知州府继续教书。且在吴用的教导以及《古今贤文》的熏陶下,石亨的学业进步显着,道学先生甚至有余暇前往官营青楼妓院狎妓寻欢。
望着道学先生伸入妓女怀中的右手,郁保四不知为何就联想到了同样年迈的吴用,苦笑着说道:“不必说将来,晚生如今便已追悔莫及。”
“道学先生,郑关西当真没有翻盘的可能了吗?那你在知州府中可曾听闻什么?知州大人打算如何处置郑记粮行?”
与其他人各怀心思不同,黄门山粮行的老板神算子蒋敬显得颇为跃跃欲试。因为郑关西在位时,郑记粮行的生意占据了重庆城八成以上的份额。如今郑关西“犯下”造反大罪,神算子蒋敬便盯上了刚被查封的郑记粮行。
隔行如隔山,当其他人都对神算子蒋敬露出羡慕之色时,道学先生却冷笑一声道:“哼,郑记粮行?……那可是知州大人的囊中之物。”
囊中之物?
听闻此言,众人皆瞪大了双眼,神算子蒋敬更是结结巴巴地说道:“不,不会吧!知州大人怎么也会……”
“知州大人又如何?知州大人难道不是人?难道不是官?”
道学先生一脸不屑地说道:“知州大人除了对自己夫人一心一意之外,在其他事情上,与普通官员并无二致。而且若知州夫人不是兵部侍郎之女,说不定……知州大人也会和我们一样去喝花酒呢!”
话至中途,道学先生顿了顿。
无论他人是否有同感,自从知州夫人焦玉玉带着二公子石守信离家后,道学先生总觉得知州石将军石勇愈发疼爱大公子石亨了。他不仅有空就陪石亨读书,甚至还亲自为石亨讲解《古今贤文》的内容。
想起二公子的相貌以及府中无人敢提及的话题,道学先生深知在这类问题上需谨小慎微,即便看到也应装作没看见。
只是不知,知州夫人要将二公子带出去多久,是否还会回来,亦或是干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