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在所有人都将写出相同证明的情况下,陈宗善与其人云亦云,不如直接投效大明乐安长公主朱徽媞。因为靖海侯吴襄率先写下不参与皇位之争的证明,已能说明一些问题,且身为殿前都太尉,陈宗善随波逐流有失身份。龙虎山洪信已依附朱徽媞,还曾劝过陈宗善,所以他此时做出决定并不意外。
听到陈宗善答应给通臂猿侯健一个四品掌院给事中的空缺,吴用大喜。这虽不意味着陈宗善投靠自己,但表明他已支持太子登基。吴用搞买官卖官,就是为确认支持太子登基的官员。陈宗善接受此事,便与太子登基绑定,日后再做其他选择也难获信任。
陈宗善身为殿前都太尉,有权势、力量和手段。他既已投效朱徽媞,就要展现价值、获取利益。与吴用议定下侯健职位后,陈宗善兴致勃勃问:“吴少师,听说靖海侯爷昨日给昌平州学究府送了三辆马车的礼物,是不是?”吴用得意回应:“大人消息灵通。他们跑去给北京徐家送礼,北京徐家不过区区商家,朝中大臣主动送礼,既小看了我们,那些官员也没品。”
太没品了?
听到吴用数落,陈宗善微微汗颜,他也是曾去徐府送礼的官员之一,且正是有他这样的高官表率,一般官员才敢拜访徐府。撇开此事,陈宗善问吴用让送礼给徐府的人再送一份给昌平州学究府,在交给大明乐安长公主朱徽媞和太子殿下前如何。吴用表示不打算交给他们,陈宗善脸色一变。若上缴,他想让吴用截流分羹;若不上缴,他就是从吴用嘴中抢食。一般人或许放弃,但陈宗善不甘心,双眼发亮询问吴用如何处置礼物,称要不被追究需费功夫。随着陈宗善话音落下,吴用扫视屋子,明白进屋时感觉不对劲的原因。
与其他衙门及昌平州学究府多数房间相比,陈宗善屋子极为豪华,桌上是少见的碧玉笔壶,杂物瓷盆似精品,墙柜还有未拆礼盒。难怪他对吴用来户部求官反应迅速,想必经历不少类似事。吴用早知陈宗善是贪官,他自己也是贪官,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会把未到手的东西提前分给陈宗善。一来他与陈宗善并非上下级隶属关系,无理由让利;二来两人官阶、品级相同,若因陈宗善几句说辞就分东西,好似认输。一旦开了头,必然会有后续,毕竟贪婪无止境。若这次不拒绝,下次也难拒绝,长此以往,吴用会屈从于陈宗善的淫威。
吴用知道无法满足陈宗善贪心,不然迟早“翻脸”,便称维护昌平州学究府费用大,所得财物要填补亏空,省得再处置。陈宗善认同学究府是吞钱窟窿,他身为殿前都太尉,清楚其开支大,户部也有简单账目。他见吴用不愿分享财物,便质疑若官员不像靖海侯好说话,吴用能否强迫他们给学究府送礼。吴用称这是检验官员是否效忠朝廷的方法,还说若谁来大明都满载而归,朝廷便无尊严。陈宗善脸色阴沉,认为吴用话过分。说话时,龙虎山洪信未插嘴,他早看出陈宗善意图,吴用打算在学究府内消化财物,打消了陈宗善念头。洪信既不支持陈宗善贪婪,也不支持吴用贪心,选择旁观。吴用注意到洪信反应却不在乎,称等官员送礼差不多,要到徐府讨回礼单确认后动手,有了礼单官员跑不掉。陈宗善惊愕,质疑吴用能否从北京徐家拿到礼单,吴用反问为何不能。
吴用略带不屑称,若不是上次有人阻拦,北京徐家三老爷早死在昌平州学究府,京城没人不知两家为敌。他表示别说礼单,若徐家不听话,就洗劫徐府核对礼物和礼单。虽昌平州学究府不避讳与徐家冲突,但没几人相信吴用会在府中杀徐家护卫。面对吴用蛮横态度,陈宗善首次担心,他贪财却不敢不顾性命,犹豫后压下不满,称等吏部旨意下来,吴用可让侯大人到户部就任。吴用致谢,从陈宗善逐客态度中,他没在户部多待,与龙虎山洪信告辞,领玉儿等人出院子。往外走时,吴用问洪信陈宗善怎么回事,洪信称陈宗善和吴用一样有小毛病。吴用不满,认为陈宗善没资格和自己比,没本事自己捞钱还想抢自己腰包。洪信摇头说吴用是性情中人,问他是否真打算对不送礼官员动手。吴用不屑表示自己不是直接到户部求官,先因官宦世家之事去了钟粹宫,大明乐安长公主没异议,拿到不送礼名单就给公主过目,反问洪信公主会怎么办。
有人打算挑个不顺眼的人杀一儆百。听闻吴用已去过钟粹宫,龙虎山洪信不愿多管闲事,点头称吴少师问过公主,此事无碍,还询问公主对官宦世家是否有其他看法。吴用表示这事得请教洪大人,又将大明乐安长公主朱徽媞和官宦世家的纠纷告知洪信并听取其意见。吴用讲完经过后,洪信眉头紧皱,忧虑公主若不和解,太子登基后恐有麻烦。吴用质疑,觉得官宦世家没必要在公主势力渐增时自寻烦恼。洪信摇头未多解释,邀请吴用同去钟粹宫,吴用推辞,说公主不想让他多谈此事,怕越弄越糟。洪信称吴用需在官场多历练。洪信清楚公主不愿吴用插手,认为自己应与公主谈谈,不管有没有资格,即便不为公主,只为官宦世家也该如此。随后,洪信告辞,独自前往皇宫。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