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陈宗善打算给大明乐安长公主朱徽媞送礼物之际,吴用来到了赵南星所在的汪府。赵南星正在吏部忙碌,吴用见到了赵钩弋。赵钩弋笑着问吴用来干什么,并且提到他最近很是风光。吴用表明自己是为求官而来,因怕到吏部会引起众人围观,所以就来了汪府。赵钩弋虽是带丧的孀妇,但听闻吴用惹出的事不小,而且他之前就有求官的经历,这让她很感兴趣。她虽忧虑吴用此举会连累汪府,可吴用的家业已超过汪府,若汪府被毁,昌平州学究府也好不到哪去。吴用说这是在给人创造投靠太子和公主的机会。赵钩弋问是否要通知父亲早点回府,吴用说有劳了。二人来到汪府花厅。因为最初与吴用打交道的是赵钩弋,按规矩就一直由她接待。在管家的通知下,赵南星回到汪府,见到吴用满面忧愁,责怪他不早来商量。吴用拿出靖海侯吴襄的折子,赵南星翻阅后十分吃惊,吴用又递上另一份折子,说能应对靖海侯的大胃口。看完第二份折子,赵南星彻底震惊了。靖海侯吴襄白纸黑字承诺不参与皇位之争,还承诺全力支持吴用并希望吴用适时支持自己,这让人很介意。有人质疑他不参与却支持吴用是否矛盾,其实吴用占了便宜,因为不参与皇位之争的官员更多,吴襄表态后成为带头人,只要他带领众人配合吴用,吴用就不用费力讨好这些人。吏部尚书赵南星看到吴用占便宜,也看到吴襄同样获利,毕竟一朝天子一朝臣,太子守信日后可能打压吴用,吴襄或许会提要求。面对赵南星的疑惑,吴用称两份折子大明乐安长公主朱徽媞已看过并且没有意见,赵南星便放下心来大半,相信公主更有能力和资格掌控此事。随后赵南星问吴用是为谁求官,得知殿前都太尉陈宗善倒向太子殿下,他更轻松了,因为加上自己和未确定人选但属于太子一脉的刑部尚书,再联合陈宗善,太子守信在朝廷六部中已占据优势。
“求公主殿下开恩。”龙虎山洪信从户部出来就赶往钟粹宫,由于朱徽媞不在,他在宫外等到她回来才被带进宫中。这是因为不像吴用有弟子陪同,宫女不让他进宫等待。进入钟粹宫书房后,洪信立刻跪下。朱徽媞皱着眉头问他有何事要求开恩,洪信表示是求公主对官宦世家开恩。朱徽媞听后双脸阴沉,洪信知道她在意官宦世家的行为。朱徽媞沉默时,洪信磕头恳请公主看在他们为国为民的份上开恩。朱徽媞说自有处置,回答与对吴用的一样。吴用可能会放弃,但洪信因为在朝中为官多年且经历过官宦世家之变,继续磕头求开恩。朱徽媞不满,质问他这么做是什么意思,说自己还没对官宦世家怎么样呢。
龙虎山洪信继续请求公主殿下明察,称官宦世家因不了解殿下而失礼,他不敢等他们犯错才求情,希望殿下开恩。公主质问他既然知道会犯错为何不阻止,却来求留情。洪信表示稍后会劝诫官宦世家,还望殿下念其贡献法外开恩。对于新入官场的官员来说,未犯错就求情难以理解,但对于洪信这样老于世故的官员而言,这才是明智之举,因为官宦世家虽然伤不了公主,但公主惩戒他们难以抵挡。
朱徽媞皱着眉头,不知如何回应洪信,身体在椅子上稍微放松,问他如何得知此事。洪信说是户部遇到吴少师,吴少师说出来的。公主惊讶吴少师什么都说,还问他去户部做什么。洪信说吴用去求官,殿前都太尉陈宗善已答应效忠公主,只是……公主追问“只是什么”。
得知是吴用说出去的,朱徽媞皱起眉头,她知道吴用天不怕地不怕,有神龙教支持且有策略做底,一直有恃无恐。不过听到陈宗善投效,她还是兴奋起来,毕竟又多一个六部尚书。洪信不敢隐瞒,讲述了吴用求官经过及他与陈宗善的往来。朱徽媞听完不屑地说陈宗善贪财不值一提,洪信认为贪财说明他容易控制,公主认同。
朱徽媞点头,说贪心的官员容易控制,随后转了话题让洪信准备,过几日兵部尚书陈友亮接任刑部尚书,工部尚书金大坚接任兵部尚书,陛下已答应让洪信接任工部尚书。洪信询问为何让金大坚掌管兵部,朱徽媞表示,这样能从陈友亮手中拿回兵部尚书之位,而且金大坚没时间理顺兵部关系,不过是不肯放弃的傀儡。洪信暗自点头,虽不知朱徽媞为何安排自己任工部尚书,但明白这安排一箭双雕,既削弱官宦世家和信王府力量,还让信王府与官宦世家敌对。洪信担心朱徽媞对官宦世家的态度,朱徽媞称安排全是为了洪信和工部尚书之位。洪信惊讶,因工部虽重要但琐事多、影响力小。朱徽媞说是吴少师建议,觉得不错。洪信明白这是吴用风格,只有他能出“利人利己”的主意。
朝廷支付官员修缮府邸费用虽有增加负担之嫌,但能收买人心、稳定朝政,还可通过官员申报开支、工部暗中控制,任意彻查不听王命的官员,不必另找理由整治异己。这看似官员得益,实则朝廷得益,官员也不会拒绝。所以,大明乐安长公主朱徽媞想掌控工部尚书之位。此事冲击下,龙虎山洪信不再管官宦世家之事,因为若执行,所有朝廷官员都会被朱徽媞牢牢掌控。洪信替官宦世家求情,是希望朱徽媞将来面对官员犯错时能仁慈些,毕竟朱徽媞若不知仁慈,朝廷和太子守信都会受影响。但朱徽媞已表明要“控制”官员,洪信知不能再劝。此事始作俑者是吴用,洪信想解决问题,唯有找吴用说清利害。朱徽媞“睚眦必报”的心态在太子登基新政时期会让官员遭殃,甚至天下大乱,洪信刚赈济灾民回来,深知百姓会先遭殃。离开皇宫后,洪信没立即去昌平州学究府,而是先到了江府。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