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五点的训练基地,雾气还没散尽,就被一阵急促的哨声劈成了碎片。晏骁站在爆破训练场的队列里,作训服的领口还沾着昨天山地追踪时蹭到的草汁,洗了三遍都没褪干净,倒像是枚勋章。他的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战术腰带上的快拔扣,金属的凉意顺着指腹蔓延——今天要练战术爆破,这是他入伍以来最期待的科目之一。
【系统提示:今日训练科目——战术爆破与障碍突破综合演练。任务目标:4小时内完成3处模拟爆破点作业,突破5道复合型障碍,抵达终点。基础奖励:“爆破精度”属性+4,“障碍突破”熟练度+70%。隐藏奖励:全程零失误完成,解锁“结构分析”核心技能(可预判建筑承重结构)。】
负责训练的是军区有名的“爆破王”钱教官,据说他能把炸药的威力控制在“炸开门锁不伤及门框”的精度。此刻他手里拎着个铁皮箱,箱子里码着一排排雷管和模拟炸药,金属外壳在晨光里闪着冷光。“都给我听好了!”他的声音像砂纸擦过钢板,“爆破不是比谁嗓门大,是比谁算得准!药量多一克可能崩了自己,少一克打不开通路,今天谁要是敢毛手毛脚,就去扛一下午炸药箱!”
队列里没人敢吭声,连呼吸都放轻了。晏骁的视线落在铁皮箱里的黄色炸药块上,系统面板自动弹出参数:【模拟TNT炸药,当量0.5kg,引爆方式:电雷管延时引爆,安全距离15米】。这些数据他昨晚刚在系统的“爆破知识库”里背过,此刻像刻在脑子里似的清晰。
混凝土掩体的精准爆破
第一个爆破点设在训练场东侧的废弃仓库,目标是炸开仓库后墙的混凝土掩体,开辟一条宽1.5米的通路。钱教官在掩体前划了道白线:“这墙厚30厘米,钢筋间距20厘米,给你们200克炸药,15分钟,炸开的口子必须在白线内,超出一厘米就算失败。”
晏骁和另外两名新兵分到一组。他蹲在掩体前,手指敲了敲墙面,回声沉闷——说明内部结构紧实,没有空鼓。系统【结构扫描】快速运转,视野里浮现出墙体的横截面图,红色线条标注着钢筋的走向:【横向钢筋3根,纵向钢筋5根,最佳爆破点位于横向第二根与纵向第三根交叉处】。
“我来计算药量分布。”晏骁从战术包里取出卷尺和粉笔,在墙上画出一个十字靶心,“王浩,你负责固定雷管,李阳,准备起爆器。”他的声音不大,却带着不容置疑的笃定——这是系统“小队指挥”技巧的初级应用,能在复杂任务中快速分配角色。
按照系统给出的【药量分配公式】,他将200克炸药分成四份,呈菱形贴在靶心周围,每个炸药块之间留出3厘米间隙。“间隙是为了让冲击波互相叠加,集中威力。”他一边用胶带固定炸药,一边解释,指尖捏着胶带边缘的力度刚好能粘牢又不会扯破药块包装——这是系统“精细操作”熟练度达到80%后解锁的手感控制。
王浩安装雷管时手有点抖,电雷管的导线缠成了一团。晏骁没催,只是伸手接过导线,指尖翻飞间就理出了头绪:“红色接正极,蓝色接负极,记住‘红正蓝负,宁短勿长’。”他的指甲盖在导线上轻轻刮过,就能分辨出哪根有轻微破损——这是上周拆旧雷管时练出来的本事,系统为此奖励了【器材辨识】熟练度+5%。
一切准备就绪,三人退到15米外的掩体后。晏骁握着起爆器,深吸一口气。系统【延时计算】提示:【建议延时3秒,预留足够撤离时间】。他按下按钮,看着秒表跳动,3秒后,“轰隆”一声闷响,烟尘腾起的瞬间,系统【爆破效果预判】弹出:【爆破范围1.48米×1.52米,误差0.02米,符合标准】。
烟尘散去,墙上果然出现一个整齐的菱形缺口,边缘的混凝土块像被刀切过似的平整。钱教官走过去踢了踢缺口下的碎石:“小子,行啊,这精度赶上老兵了。”晏骁的后背悄悄沁出冷汗——刚才他故意把药量减少了5克,用系统的“冲击波叠加”理论弥补了药量不足,赌的就是这个结果。
【第一爆破点完成,“爆破精度”属性+1.2(当前32.5),“团队协作”熟练度+3%】
铁丝网与地雷阵的连环突破
第二个任务点在训练场中央的障碍区,需要先炸开铁丝网,再排除3颗模拟地雷,最后用定向炸药开辟通路。钱教官吹了声口哨:“这关考的是‘连爆连破’,铁丝网用50克炸药,地雷要拆引信,最后那堵矮墙用定向爆破,别炸飞了旁边的靶标。”
铁丝网是双层的,上面还挂着伪装网。晏骁绕着铁丝网转了一圈,系统【障碍分析】显示:【铁丝网固定点在左侧立柱,炸断立柱可节省30%炸药】。他爬上旁边的土坡,居高临下观察立柱——是直径10厘米的钢管,底部埋在水泥里。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