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局?」沈砚之目光微凝,看向林微,等待她的下文。夏晓冉也好奇地凑近。
「嗯。」林微走到电子沙盘前,手指轻点,调出了城市地图,「既然‘观察者’如此迫切地想抓我,甚至不惜动用那种级别的武装力量,说明我对他们而言,价值极大,或者说,时效性很强。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点。」
她将地图放大,指向市郊一片标注为“待开发新区”的区域:「这里,有多处废弃的工厂和在建后停滞的楼盘,人烟稀少,监控覆盖率低,地形复杂,非常适合进行一些‘不见光’的行动。」
沈砚之立刻明白了她的意图:「你想把自己作为诱饵,引他们出来?」
「没错。」林微点头,眼神冷静得不像是在讨论自己的安危,「我们可以精心策划一个‘机会’,让我看似‘意外’地落单,出现在这个区域。比如,伪装成我因为母亲遗物或研究资料的事,独自前往某处废弃地点进行探查。」
「太危险了!」夏晓冉第一个反对,「微微姐,这等于把你直接送到枪口下!谁知道‘观察者’会派什么人来?工业区那些家伙的装备你也看到了,万一……」
「风险确实存在。」林微承认,「但与其被动等待他们不知道何时何地发起的、可能波及无辜的袭击,不如我们主动选择时间、地点和方式。这样,我们就能提前布控,占据地利,将风险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她看向沈砚之:「我们可以把这次行动,不仅当作一次防御,更当作一次情报收集的机会。如果能成功捕获一名‘观察者’的行动人员,哪怕只是外围,其价值可能也比十个‘秃鹫’更大。我们能更深入地了解他们的装备、战术、甚至通讯方式。」
沈砚之沉默着,手指轻轻敲击桌面,显然在进行激烈的权衡。他深邃的目光落在林微脸上,看到了她眼中的决绝和智慧。他知道,林微的建议虽然冒险,但确是当前打破被动局面、获取主动权的有效方法。
「计划需要极其周密。」沈砚之终于开口,声音沉稳,「诱饵的投放要自然,不能引起怀疑。布控需要绝对隐蔽和强大,确保能应对任何突发情况。撤退方案必须万无一失。而且,」他顿了顿,目光锐利,「你需要最好的贴身防护和紧急支援措施。」
「你同意了?」林微问。
「我同意‘主动出击’的战略方向。」沈砚之修正道,「但具体方案,需要细化到每一个细节。这不是你一个人的事,是整个团队的行动。」
「当然。」林微松了口气,她知道沈砚之的谨慎是必要的。
接下来的几个小时,三人连同安全团队的核心成员,在绝对保密的情况下,开始详细制定名为“请君入瓮”的行动计划。
首先是如何让林微的“落单”显得合理。他们决定利用即将到来的一个契机——几天后,本市一家知名拍卖行将举行一场珍稀古籍拍卖会,其中有一批涉及古代医药和星象学的孤本。林微作为已故着名药理学家林语笙之女,且近期活跃在中医药领域,对这批古籍表现出兴趣合情合理。
计划是:拍卖会当天,林微会高调出席,并竞拍几件物品,吸引注意。随后,她会借口对某本流拍的古籍(实则为夏晓冉伪造的诱饵)感兴趣,私下联系拍卖行经理,表示希望查阅原件。拍卖行经理(已由沈砚之通过渠道打好招呼)会“无意中”透露,该古籍因某些原因暂时存放在城郊新区的一个临时仓库(预设的伏击点)内,可以安排次日单独接待林微查看。
这个流程看起来顺理成章,既有公开活动作为铺垫,又有私下接触的合理解释,足以迷惑“观察者”的情报分析。
伏击点的选择更是经过了精心考量。最终选定了一栋废弃的电子厂厂房。厂房内部空间开阔,结构复杂,便于隐藏布控人员,也适合进行包围和抓捕。周围视野相对开阔,减少了被远程狙击的风险,同时也便于部署反狙击小组。夏晓冉会提前潜入,布设大量的微型传感器、摄像头和信号干扰/监听设备,确保对战场环境的单向透明。
参与行动的人员分为明暗两条线。明线是林微和两名伪装成助理的精英女保镖,负责进入仓库区域,充当诱饵。暗线则由沈砚之亲自指挥,包括狙击手、突击小组、技术支持(夏晓冉)和医疗救援队,隐藏在厂房各处及外围车辆内,随时准备行动。
为了应对可能出现的“观察者”高科技装备,沈砚之动用了沈氏集团实验室尚未公开的原型装备,包括便携式电磁脉冲装置(用于干扰电子设备)、高强度复合纤维网(用于非致命捕获)、以及能够暂时致盲强光或产生特定频率声波的非致命武器。
林微的个人防护也升级到了极致。她穿着看似普通的衣物,内衬却是最新型的柔性防弹材料,能有效抵挡手枪子弹和破片。佩戴的项链内嵌有生命体征监测和定位发射器,一旦异常会立刻报警。耳道内放置了微型骨传导通讯器,保证与指挥中心的实时联络。沈砚之甚至坚持让她在手臂内侧皮下植入了一枚微型追踪芯片,作为最后的安全保障。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