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云顶大厦归来,陆一鸣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城市核心圈”那庞大而森严的轮廓,如同一副震撼的烙印,深深镌刻在他脑海之中。它既带来了对人类文明火种犹存的激动,也施加了前所未有的沉重压力。他无比清楚,想要在那样的环境中立足,甚至去探寻更深层次的秘密,自己目前的实力,远远不够。
他没有急于立刻制定前往市中心的具体行动方案,而是选择再次沉下心,继续深化自身的知识储备和能力应用。他坚信,每一次对科学理论的深刻理解,都可能为他的**「模拟」**、**「具现」**与**「强化」**三大能力带来质的飞跃。
这一日,他再次来到图书馆,进入米淑琴那间被改造成临时实验室兼研究室的房间。阳光透过擦拭干净的玻璃窗,在堆满书籍和各种仪器零件的桌面上投下一片温暖光斑。空气里弥漫着旧书纸张特有的清香,混合着一丝烙铁加热松香时那清苦的焊锡味,共同营造出一种末世里极为难得的宁静学术氛围。
米淑琴正戴着一副框架极细的放大眼镜,身体微微前倾。她指尖的镊子稳定得如同一块岩石,正小心翼翼夹起一粒比米粒还小的贴片电阻,对准一块拆自废弃军用设备,线路繁复并且布满绿色阻焊漆的电路板。烙铁尖端瞬时的高温蒸腾起一缕细微白烟,带着松香特有的气息。看到陆一鸣进来,她放下手中工具,温和地笑了笑:“回来了?看你的样子,似乎心事重重。”
陆一鸣便将在云顶大厦的所见所闻,以及他对“城市核心圈”的初步判断,详尽地向米淑琴讲述了一遍。
听完陆一鸣的描述,米淑琴的表情也变得凝重起来:“果然,‘城市核心圈’的存在,比我们预想的还要强大和复杂。高墙壁垒,能量屏障,有组织的活动迹象……这几乎可以肯定,那里就是S市官方力量的最后堡垒。你想要进入其中,恐怕会面临重重考验。”
“是的,米教授。”陆一鸣点点头,神情严肃,“所以我才更需要提升自己的实力。我感觉,我对于能力的运用,特别是在「具现」方面,似乎遇到了瓶颈。我能具现坚硬的武器,能制造简单的爆炸物和低温效应,但这些……似乎还停留在对现有物质与现象的简单模仿,缺乏真正的‘创造性’。”
他举例说明:他能具现出一柄钢刀,但这柄钢刀的性能,很难超越现实中用优质合金精心锻造的刀具;他能具现一团火球,但这火球的本质,终究是基于对燃烧化学的粗浅理解。他渴望能够具现出一些真正超越现实科技水平,或者说,拥有更奇特性质的**“科学魔法”**造物。
米淑琴沉吟片刻,从背后那排被分门别类整理得井井有条的书架上,取下了一本陆一鸣之前已经翻阅过多次的书籍——《边缘奇迹:相变和临界现象》。
“陆一鸣,你还记得这本书吗?”米淑琴将书递给他,“你之前主要关注其中关于‘临界点’和‘自组织临界性’对你能量操控的启发。但这本书的核心,其实是**‘相变’**。”
“相变?”陆一鸣接过书,目光落在封面上那几个醒目大字上。他当然对这个概念有所了解,比如水的三相变化,即固态的冰、液态的水与气态的水蒸气,还有金属的固态相变,比如钢在淬火过程中的马氏体相变等等。
“没错,相变。”米淑琴的眼神变得深邃起来,仿佛在回忆遥远的学术研讨会,“物质在外部条件,例如温度、压力、电场、磁场等连续变化时,其物理性质,譬如密度、比热、磁化率、电阻率等等,可能在某个特定点或区域发生突变的现象,就称为相变。从最常见的固液气三相,到更复杂的铁电相变、超导相变、液晶相变,乃至一些在极端条件下才会出现的奇异物相,比如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态、费米子凝聚态、夸克-胶子等离子体……宇宙的奥秘,很大程度上就隐藏在这些千变万化的相变过程之中。”
她顿了顿,语气带着一丝循循善诱的引导:“你思考一下,如果你的「具现」能力,不仅仅是复制物质现有的形态和性质,而是能够直接‘设计’和‘控制’物质的相变过程,甚至具现出在特定条件下能够发生可控相变的材料,那会怎么样?”
陆一鸣闻言,心中猛地一震,仿佛一道闪电划破了意识的迷雾!
可控相变的材料!
这个概念,如同一把钥匙,瞬间打开了他思路的闸门。
他立刻想到了许多科幻作品中才会出现的场景:能够随意改变形态的液态金属机器人,能够根据环境温度自动调节隔热性能的智能服装,还有能够在受到冲击时瞬间硬化的柔性护甲……这些,不都是基于材料的可控相变吗?
“米教授,您的意思是……”陆一鸣的声音因为激动而有些颤抖,“我或许可以尝试具现出……比如,像‘记忆合金’那样的东西?”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