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彻底推行土地改革,萧云派徐庶主持,更调遣数十万大军随行——明为协助,实为震慑。
并州境内,大量土地被士族豪门侵占。
这些豪强与地方官吏沆瀣一气,通过巧取豪夺等手段不断兼并民田。
朝廷对此置若罔闻,导致无数百姓丧失生计,或沦为佃户奴婢,或被迫啸聚山林——当年黄巾之乱的主力,正是这般走投无路的贫民。
这些豪族在兼并土地后,又千方百计逃避赋税,严重损害国库收入。
与此同时,萧云在并州九郡同时动工兴建十所学府。
其中九所为基础学堂,面向大众招生;剩余一所高等学府选址太原郡晋阳城南郊,依山傍水,被命名为并州学府。
为建造此学府,萧云不惜重金迁走了周边居民。
当学府将招收寒门子弟与女子、传授百家学说的消息传出后,舆论哗然。
有人欢欣鼓舞,也有人激烈反对。
不过当时天下暗流涌动,各方势力无暇他顾,倒也无人来找萧云麻烦。
不久后洛阳突发变故:董卓与吕布合谋废黜少帝刘辩,改立九岁的陈留王刘协。
此举引发朝野震动,既招致口诛笔伐,也点燃了野心家们的欲望,加速了大汉王朝的衰败。
许多明智之士纷纷逃离洛阳。
司徒王允找到准备出逃的曹操,以七星宝剑相赠,劝说其刺杀董卓。
不料行动败露,曹操骑乘董卓所赠宝马逃出洛阳,遭到全国通缉。
某日黄昏,饥渴交加的曹操来到一座小县城外。
为躲避追捕,他已丢弃宝马。
正当他要进城觅食时,被几名差役拦下。
面对盘问,曹操伪装成逃荒难民,却被差役以形迹可疑为由拘捕。
虽已达天人境修为,但为隐匿行踪,曹操任由差役捆绑——他确信在这偏远小城,无人能认出这个蓬头垢面的逃犯。
片刻之后,曹操被五花大绑押上公堂。
抬眼望去,端坐堂上的县令竟是旧识陈宫。
曹操心头一紧,暗自祈求对方认不出自己。
堂下何人?报上姓名!陈宫厉声喝问。
草民杨...曹操刚编的假名还未说完,便被一阵大笑打断。
哈哈哈!果然是你!陈宫听着耳熟的声音,定睛一看竟是故人,不禁抚掌大笑。
他对曹操印象极深。
当年赴洛阳求官时曾登门拜访,却遭拒之门外,此事令他耿耿于怀。
既是陈县令,要杀要剐悉听尊便!曹操昂首挺胸,声若洪钟。
他心知肚明,如今朝廷悬赏万金捉拿自己,陈宫岂会不动心?
不急。
来人,押入大牢!陈宫冷笑挥手。
待处理完公务,陈宫换上便服来到牢房。
见曹操闭目养神之态,他怒火中烧,喝退左右:都退下!
步入牢中,陈宫冷声道:曹孟德,你就没什么要说的?
要杀要剐,但凭处置。”曹操依旧闭目。
好!当年我千里求官,你竟让管家传话京官不做也罢陈宫戟指怒喝。
时至今日,此话依然作数!曹操猛然睁眼大笑。
那时正值十常侍与何进党争,曹操实为保全陈宫。
那你为何行刺董卓?陈宫逼视追问。
董贼祸国,废立天子。
我曹家世受汉禄,若不思报国,与禽兽何异?曹操字字铿锵。
如何报国?陈宫语气渐缓。
散尽家财,广募义士,传檄天下共讨 ** !曹操声震牢房。
他早看出陈宫非真心加害,否则公堂之上便会揭穿身份,故敢直言大计。
主公在上,受公台一拜!陈宫突然跪地高呼。
他早有预感天下将乱,正寻明主投效。
曹操的志向与胆略,恰是他心中所求。
这是为何?快快请起!曹操故作惊讶,实则暗喜。
“主公之言令公台深感钦佩,我决意辞去县令之职,追随主公共创大业!”
陈宫目光坚毅地说道。
“妙极!得公台相助,何愁大事不成!”
曹操喜出望外,未曾想自己竟有如此魅力,能让陈宫这般贤才主动投效!
陈宫当即命人解开曹操身上绳索,设宴款待后,便收拾行装准备同行。
他双亲早逝,孑然一身,在此小城亦无至交,祭拜过父母灵位,留下一封辞官信函,便随曹操奔赴陈留。
途中二人谨慎避开各处关卡,畅谈天下大势,彼此惺惺相惜。
陈宫叹服曹操的雄心壮志,曹操亦对陈宫的韬略赞不绝口。
行至成皋县时,二人饥渴交加,疲惫不堪。
曹操却精神振奋——其父故交吕伯奢正居于此,待他素来亲厚,便欲前往歇脚。
“主公,吕伯奢当真可信?如今朝廷悬赏万金取您首级……”
陈宫忧心忡忡。
“公台多虑了!”
曹操朗笑着拍他肩膀,“吕伯父与我父乃生死之交,纵使我疑己,亦绝不疑他!”
“吕伯父可在?曹阿瞒求见!”
喜欢三国:开局被吕玲绮捡回家请大家收藏:(www.20xs.org)三国:开局被吕玲绮捡回家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