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青年科学家论坛的举办地,不在日内瓦,而是被临时更改到了更具学术象征意义的英国剑桥大学。
当秦战一行人抵达剑桥时,迎接他们的,是更加汹涌的舆论浪潮。
《泰晤士报》的头版头条,用一种典型的英式傲慢与偏见,刊登了一篇标题为《来自东方的“巫术”与被包装的神童》的评论文章。
文章中,极尽嘲讽之能事,声称华夏这个神秘的国度,总是喜欢用这种“举国之力造神”的方式,来满足其脆弱的民族自尊心。
法国的《世界报》则更加直接,他们采访了一位匿名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
那位得主表示:“科学是严谨的,是需要一步一个脚印的积累的。
任何所谓的‘灵感式’跨越,都是对科学精神的亵渎。
我更愿意相信,这是一个精心策划的骗局。”
一时间,整个西方世界,都充斥着对“华夏神童”的质疑和嘲讽。
他们不相信,也不愿相信,一个在他们眼中,依旧贫穷落后的国家,能够诞生出超越他们理解范畴的天才。
论坛开幕的当天,剑桥大学最古老的礼堂里,座无虚席。
来自世界各大顶尖学府的青年才俊们,一个个西装革履,意气风发。
他们是各自领域的天之骄子,是未来的科学之星。
当秦战牵着淼淼,走进礼堂时,所有的目光,都齐刷刷地聚焦了过来。
好奇,审视,不屑,玩味……
各种各样的眼神,像探照灯一样,打在那个穿着白色公主裙的小女孩身上。
淼淼却恍若未闻,她只是好奇地打量着这座充满了历史感的哥特式建筑,看着穹顶上那些精美的彩绘玻璃,仿佛对周围的一切,都漠不关心。
秦浩则像一只护食的小狼狗,紧紧地跟在淼淼身边,警惕地瞪着每一个投来不善目光的人。
论坛的议程,按部就班地进行。
终于,到了自由提问和交流的环节。
主持人话音刚落,一个坐在前排,看起来只有十五六岁,戴着金丝眼镜,脸上带着一丝与年龄不符的倨傲的少年,第一个站了起来。
“我是来自麻省理工学院的丹尼尔。”
他用一口流利的英语说道,声音洪亮,
“我有一个问题,想请教来自华夏的温思淼小姐。”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他的身上。
秦战的心,提了起来。他知道,真正的考验,开始了。
丹尼尔的嘴角,勾起一丝不易察觉的冷笑,他抛出了一个在物理学界,争论了近半个世纪的着名悖论——“薛定谔的猫”。
他用极其专业的术语,详细地阐述了“宏观物体无法同时处于两种叠加态”的哥本哈根诠释,
然后,话锋一转,用一种极具挑衅性的语气,问道:
“温小姐,既然您被誉为‘神童’,那么您一定能告诉我,当我们打开箱子的那一瞬间,那只既死又活的猫,到底经历了什么?
是我们的‘观察’行为,导致了它的‘坍缩’吗?
如果是,那么‘观察’的定义又是什么?
一个盖革计数器算不算‘观察者’?
一只苍蝇呢?
宇宙中,第一个有意识的‘观察者’出现之前,
整个宇宙,是否都处于一种混沌的叠加态?”
这一连串如同连珠炮般的问题,每一个,都直指量子力学的核心根基!
别说一个孩子,就算是在场的许多博士、教授,都无法给出一个完美的解答。
这根本不是提问,这是赤裸裸的刁难!是学术上的围剿!
所有人都幸灾乐祸地,看着那个坐在台上的,小小的身影,等着看她如何当众出丑。
礼堂里,一片死寂。
秦战的手,已经不自觉地握成了拳头。
然而,淼淼的反应,再次出乎了所有人的预料。
她没有回答问题,甚至连一丝紧张的表情都没有。
她只是歪了歪小脑袋,那双清澈的大眼睛,看着台下的丹尼尔,用一种稚嫩的,却又无比清晰的童音,开口说道:
“我给你讲一个故事,好不好?”
全场哗然!
讲故事?在这种级别的学术论坛上?这个华夏女孩,是疯了吗?
丹尼尔也愣住了,随即,他脸上的不屑,
变成了毫不掩饰的嘲讽:
“哦?讲故事?可以,我洗耳恭听。
我倒想看看,什么样的童话故事,能够解释量子力学的终极奥秘。”
淼淼没有理会他的嘲讽,自顾自地,用她那软糯的童音,缓缓地讲了起来: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很聪明的国王。
他想知道,他的王国里,谁是最诚实的人。”
“于是,他发布了一道命令。
他说,他有一个神奇的,看不见的箱子。
箱子里,装着一只同样看不见的,神奇的鸟。
这只鸟,只有最诚实的人,才能看到。”
“他把王国里所有的人,都叫到了广场上,让他们一个个地,去看那个空无一物的箱子。”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