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房内陷入短暂的沉默。良久,王守哲才长长吐出一口气,目光复杂地看着林砚:“开源、节流、吏治……贤侄所见,鞭辟入里,直指要害!尤其是‘开海’、‘审计’之论,虽只是雏形,却堪称石破天惊!若真能施行……”
他没有说下去,但眼中的震撼与欣赏却掩饰不住。他原本以为林砚只是善于实务,没想到其对国家大政亦有如此深邃和超前的思考。
“这些想法,目前还只是粗浅之见。”林砚谦逊道。
“不,有此见识,已远超同侪!”王守哲断然道,“制科策论,你便以此为核心,深入阐发!不必过于激进,但务必切中时弊,展现你经世之才!陛下求贤若渴,正需要你这样的栋梁之材!”
他又叮嘱道:“不过,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这些想法,在策论中可提,但入京后与人交往,还需谨言慎行,尤其要留意翰林院和都察院中那些清流御史,他们……有时候比真正的敌人更麻烦。”
“晚辈谨记大人教诲。”林砚躬身应道。
王守哲满意地点点头,又与他聊了些京中重要人物、派系关系以及制科的大致流程,直到日头偏西,才亲自将林砚送出书房。
离开王府,坐进马车,林砚靠在车厢壁上,微微闭上双眼。王守哲的肯定和支持,让他心中稍定,但随之而来的,是更强烈的责任感与紧迫感。
制科,不仅仅是一场考试,更是他向这个时代最高权力阶层展示自己理念和能力的舞台,也是他踏上青云之路的关键一步。
他睁开眼,眸中光芒坚定。
“策论……便以此,作为我林砚,在这大明朝堂,投下的第一块问路之石吧!”
喜欢大明金算盘请大家收藏:(www.20xs.org)大明金算盘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