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神”系统所带来的震撼,如同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在汉诺威展览中心这片汇聚了全球顶尖工业智慧的区域,激起了层层叠叠的涟漪。
展台前那片长久的寂静,最终被一个沉稳、严谨,带着典型德式口音的声音所打破。
梅赛德斯-奔驰公司的首席工艺工程师,克劳斯·施密特,第一个从深思中回过神来。他花白的头发梳理得一丝不苟,湛蓝的眼睛里闪烁着探究与审慎的光芒。他缓缓走上前,没有先看那台颠覆性的机床,而是深深地看了一眼那个从容不迫的中国年轻人。
“李先生,”克劳斯的声音,带着一种工程师之间对卓越技术的纯粹敬意,“我必须承认,您的这套防碰撞系统,是革命性的。它并非简单的安全冗余,而是一种将人类经验与机器智能深度融合的全新理念,足以在未来重新定义整个行业的安全标准。”
他的赞扬发自肺腑,但随即话锋一转,那双蓝色的眼睛里,重新燃起了属于顶级工程师特有的、近乎苛刻的审视之火。
“但是,对梅赛德斯-奔驰而言,软件的智慧固然重要,可它最终的价值,必须通过硬件的‘肌肉’来体现。我们需要亲眼见证‘应龙’在极限负载下的实际加工精度,以及它在长时间连续工作中的热稳定性与一致性。毕竟,实验室里的完美数据,和生产线上日复一日的可靠表现,是两回事。”
“眼见,为实(Seeing is believing)。”
他没有给李晓宇客套的机会,而是直接、坦诚地提出了一个堪称终极的实战考验。
他示意助手,从一个经过严格温控的银色密码箱中,小心翼翼地取出了一件闪烁着金属光泽的毛坯件。那复杂的结构和独特的材质,立刻吸引了在场所有内行的目光。
“这是我们为明年即将发布的新款S600轿车,其搭载的V12发动机专门设计的整体式中空凸轮轴。”克劳斯的声音充满了自豪,也充满了挑战的意味。
“它的加工难点,在于这十二组非对称式凸轮的复杂轮廓。按照我们的设计标准,其轮廓精度公差必须控制在2微米以内。更苛刻的是,在长达四小时的连续精加工过程中,由主轴、刀具和工件热膨胀所造成的全长尺寸累计误差,绝不能超过5微ми。”
他顿了顿,环视四周,语气中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傲然:“截至目前,全世界范围内,只有我们德国‘埃马克’公司的倒立式车磨复合加工中心,能够在付出极高的调试成本后,勉强达到这个要求。”
“李先生,”他将那块沉甸甸的、几乎代表了德国汽车工业心脏最高制造结晶的毛坯件,郑重地递到李晓宇面前,“您的‘应龙’,是否愿意接受这个来自斯图加特的终极挑战?”
“我的荣幸。”
李晓宇的回答,平静而自信,仿佛这并非挑战,而是一次期待已久的交流。
就在秦振华准备上前,安排工程师进行装夹和程序设定时,一个冰冷且充满压迫感的声音,突兀地从人群后方响了起来。
“在开始这令人期待的加工之前,李总工程师,您是否能先向在座的各位,解释一个技术问题?”
人群分开,发那科的藤原敬二带着他的法务与技术团队,面沉似水地走了进来。他的目光没有看李晓宇,而是如同利剑般,直指“女娲”系统那看似普通的控制屏幕。
“您的这套所谓的‘开放式’系统,”藤原敬二的声音不高,但每个字都清晰地送入在场每个人的耳朵,“在进行程序段高速预读(Look-ahead)和伺服电机闭环反馈控制时,其底层的算法逻辑与实现方式,是否……借鉴了我们发那科公司在全球注册的,包括但不限于JP-1988-A7342,US-在内的,一系列关于运动控制的核心专利?”
这番话如同一颗重磅炸弹,瞬间让现场的气氛变得剑拔弩张!
所有人都明白,这不是技术探讨,而是蓄谋已久的“专利狙击”!这是在全球同行面前,用工业界最锋利、最无可辩驳的武器——专利法,来执行的一场公开“绞杀”。
在场的德国专家们都停下了脚步,脸上露出了饶有兴致的表情。他们知道,技术展示固然精彩,但这种巨头之间的知识产权博弈,才是真正的好戏。
然而,面对这足以让任何一家新兴企业瞬间陷入万劫不复境地的致命指控,李晓宇的脸上,却连一丝波澜都没有。
他甚至没有亲自回答的打算,只是平静地侧过身,对着身后一位早已等候多时,戴着金丝眼镜、气质儒雅的中国律师,微微点了点头。
那位律师微笑着走上前,没有与藤原敬二进行任何口舌之争。他只是将一个U盘插入投影仪,一份文件的首页被清晰地展示在了所有人的面前。
那是一份由德国慕尼黑专利商标局(DPMA)在三天前,刚刚审批通过的加急专利授权证书!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