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容氏势力的顺利接收与整合,为天机阁带来了庞大的物质与情报资源,而与此同时,另一项意义更为深远的工作,也在琅嬛玉洞内有条不紊地展开。
王语嫣正式加入南宫宸的核心圈子后,并未如寻常女子般沉溺于儿女情长,而是几乎将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琅嬛玉洞那浩如烟海的武学典籍整理之中。对她而言,这里不仅是工作的场所,更是一座等待她与南宫宸共同挖掘的、蕴含天地至理的巨大宝库。
这一日,南宫宸处理完外间事务,信步走入琅嬛玉洞深处。只见内库石室外的空地上,已临时增设了数张宽大的书案,上面堆满了各式各样的卷宗、册页。王语嫣正伏于主案之前,秀眉微蹙,专注于眼前一部泛黄的《青城剑法精要》,手边还放着厚厚一叠她亲手书写的笔记。
明珠光辉映照着她专注的侧脸,那原本不食人间烟火的空灵气质中,多了几分知性的光辉,显得格外动人。几名天机阁文书人员安静地在旁协助,或抄录,或归类,动作轻缓,生怕打扰到她。
见到南宫宸进来,那几名文书人员连忙起身行礼。王语嫣也抬起头,见到是他,清澈的眸子里瞬间绽放出明亮的光彩,连忙放下手中的笔,起身相迎:“掌门。”
“不必多礼。”南宫宸走到主案前,目光扫过她面前那厚厚一叠笔记,只见上面不仅摘录了各派武功的精要,更以娟秀的字迹写满了批注、关联索引,甚至还有一些简单的图示,试图阐释发力原理。“进展如何?”
提到工作,王语嫣立刻进入了状态,眼神中闪烁着自信的光芒。她拿起那叠笔记,如数家珍般向南宫宸汇报:
“掌门,根据您之前提及的‘力’、‘能量’、‘系统’之论,语嫣重新梳理了洞中藏书。目前已初步将外间三千七百余部典籍,按其内力属性(刚、柔、阴阳)、发力特点(穿透、震荡、绵长)、招式路数(轻灵、厚重、诡奇)以及适用环境等,进行了重新归类,并标注了相互之间的关联与克制关系。”
她引着南宫宸走到一旁一块临时立起的巨大木板前,上面已用炭笔画出了一幅复杂的树状图谱。图谱以“武学基本原理”为根,分出“内力能量体系”、“招式力学应用”、“身法空间博弈”、“奇门杂学辅助”等数个主干,每个主干下又延伸出无数枝叶,代表具体的武功类别和代表性秘籍,彼此之间还有线条连接,标注着“原理相通”、“互为补充”、“理念相克”等字样。
这俨然是一幅以全新理论框架构建的武学知识图谱!
“例如,”王语嫣指着“内力能量体系”下的一个分支,“少林《易筋经》与星宿派《化功大法》,看似一正一邪,水火不容。但若从‘能量转化与存储’的角度看,《易筋经》是拓宽经脉,强化自身能量容器与循环效率;而《化功大法》初期是损人利己,掠夺外界能量,但其核心亦涉及能量的转移与异种真气的处理。若能明其本质,或许能找到某种……嗯,用您的话说,‘底层逻辑’的共通之处,甚至相互印证。”
她又指向“招式力学应用”部分:“再如,大理段氏《一阳指》的‘力透指尖’,与丐帮《降龙十八掌》的‘劲发全身’,看似截然不同,但都涉及如何将体内能量最有效、最集中地传递出去,只是传递路径、作用面积和表现形式不同。若能理解其能量传递效率与空间分布的优劣,或许能优化现有招式,甚至创造出更高效的运劲法门。”
她的阐述,已经完全跳出了传统武学招式的桎梏,站在了一个更高的维度,以“能量”、“力学”、“系统”的视角,来解构、分析、关联这些看似千差万别的武功。
这,正是她作为“人形武学数据库”的最大价值所在!她不仅记得住,更能融会贯通,并在南宫宸提供的全新理论框架下,进行创造性的重构与解读!
南宫宸看着这幅初步成型的武学知识图谱,听着王语嫣条理清晰、直指本质的分析,眼中赞赏之色愈浓。此女在武学理论上的天赋,果然堪称惊世骇俗。有她相助,整合、优化天机阁的武学体系,效率将提升何止十倍?
“做得很好。”南宫宸毫不吝啬地称赞,“这幅图谱,便是未来天机阁武部传承的根基。语嫣,你立了大功。”
王语嫣得到肯定,脸颊微红,心中满是喜悦,但更多的是一种价值得以实现的充实感。她继续道:“掌门,语嫣以为,天机阁弟子修炼,或可依此图谱,分阶段进行。初入阁者,不应急于修炼高深招式,而应先习基础内力搬运法门,辅以简单的招式,理解‘能量’与‘力’的基本概念,打下坚实理论根基。”
“待根基稳固后,再根据其天赋、心性,选择图谱中适合的‘主干’进行深入修习。比如,心思灵动、体态轻盈者,可主修‘身法空间博弈’一脉;性格沉稳、根基扎实者,可主修‘内力能量体系’……如此,因材施教,方能事半功倍。”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