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味人间》的录制现场,空气仿佛凝固了。
林晚晚面前的长条料理台上,摆放着节目组准备的“基础食材”——几块方方正正、水嫩洁白的新鲜豆腐,一小把青翠欲滴的香菜,还有最普通的生抽和香油。而与她同台竞技的,是号称“岭南豆腐王”的老师傅,陈守仁。陈师傅的台面上,则是他自带的一套精雕刀具和精心调制的秘制酱料,光是阵势就已胜出一筹。
这轮挑战的题目是——“素心”。要求用最简单的豆腐,呈现至素至纯的意境。
陈师傅冷哼一声,看也不看林晚晚,自顾自地拿起一块豆腐,运刀如飞。他的刀法沉稳老辣,只见豆腐屑如雪花般落下,很快,一朵层叠绽放、栩栩如生的玉兰花雏形便在他手中显现,引得围观嘉宾和工作人员一阵低低的惊呼。
“不愧是陈师傅,这雕工,绝了!”
“看来这轮没什么悬念了。”
“那个林晚晚,怕是要原形毕露了,就知道搞些花里胡哨的噱头。”
议论声隐隐传来,带着看戏的意味。导演在监视器后摸着下巴,眉头微蹙,他既期待林晚晚能带来惊喜,又担心她真的栽在这传统技法上,让节目失去一个看点。
林晚晚却仿佛置身于另一个世界。周围的嘈杂、质疑的目光,都像是被一层无形的屏障隔绝了。她的心神沉静,并非不紧张,而是一种奇特的专注。自从开始用仙界打赏的灵泉滋养食材、甚至偶尔能引动一丝微不可察的“道韵”融入烹饪后,她对食材本身的理解,早已超越了寻常厨师的范畴。
她没有去动那套普通的厨刀,而是伸出纤长的手指,轻轻抚摸着那块凉滑水嫩的豆腐。指尖传来细微的震颤,不是物理上的震动,而是一种近乎通感的体验——她能“感觉”到这块豆腐内部纤细的纤维结构,感知到那饱含水分、脆弱却又充满可塑性的生命质感。
【仙界直播间】的光幕在她意识深处悄然展开,虽然她无法分神去看,但一些飘过的弹幕似乎与她此刻的心境隐隐呼应:
“此女娃又在感应‘物性’了,有趣。”
“以神驭物,不滞于形,倒有点意思。”
“陈老头技近乎道,却失之于‘匠’,这女娃的路子,似乎更近‘道’之本源。”
就在这时,一个低沉而清晰的声音,直接在她心湖中响起,是玄宸:【勿受外物所扰。豆腐之魂,在于其‘净’与‘柔’。破其形,易;显其神,难。你可尝试……以水为引,以气塑形。】
以水为引,以气塑形?
林晚晚心中一动。她摒弃了所有复杂的念头,将全部精神集中于指尖。她端起旁边一碗清澈的凉开水,用一根最细的竹签,蘸取极少的水滴,然后,屏住呼吸,将水滴极其轻柔地、点在她感知到的豆腐结构最关键的几个“节点”上。
这并非雕刻,而是引导。水滴落下,豆腐内部的纤维在微观层面发生着微妙的变化,水分被重新分布和引导。她的手指循着那种玄妙的感应,时而轻抚,时而微压,动作轻柔得如同抚摸初生的婴孩,带着一种全然的敬畏与专注。
在外人看来,她的行为简直莫名其妙。不拿刀,只是对着豆腐摸摸点点,偶尔滴上几滴水,这算什么烹饪?简直是故弄玄虚!
“她在干嘛?做饭吗?”
“完了,我看她是放弃治疗了。”
“装神弄鬼,还不如直接认输好看点。”
陈守仁师傅的玉兰花已经完成了大半,花瓣薄如蝉翼,脉络清晰,他得意地瞥了林晚晚一眼,嘴角的讥诮更浓。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林晚晚的额头渗出了细密的汗珠,这种极度耗费心神的操作,比体力劳动更累。但她眸中的光芒却越来越亮。在她眼中,那块普通的豆腐,内部仿佛有光晕在流转,一种难以言喻的“生机”正在被唤醒。
终于,在最后时刻,她停下了动作。她将那块看似与最初别无二致的豆腐,轻轻放入一个洁白的浅口瓷盘中。
所有人都伸长了脖子。豆腐还是那块豆腐,方方正正,似乎什么都没发生。
“哈哈!我就说……”
一声嗤笑刚起,却戛然而止。
林晚晚将另一碗清水,缓缓从豆腐上方淋下。清水流过豆腐表面,奇迹发生了!
只见那光滑的表面上,被水浸润后,竟然隐隐浮现出极其淡雅、若有若无的纹路!那纹路并非雕刻出的凹凸,而是豆腐本身质地密度发生微妙变化后,对光线的折射不同而产生的视觉奇观!细看之下,那纹路竟似一朵云雾中半开未开的莲花,花瓣的轮廓模糊而灵动,带着一种氤氲的水汽感,仿佛随时会融化在清水中,又仿佛下一瞬就会彻底绽放。
更奇妙的是,豆腐本身纯净豆香,在被清水激发后,仿佛被放大了数倍,一股清新自然、不带丝毫杂质的香气幽幽散发出来,不浓烈,却萦绕不绝,闻之让人心旷神怡。
没有雕琢的痕迹,没有附加的调味,只有豆腐最本真的形态和香气,却被赋予了一种空灵、含蓄、充满禅意的美感。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