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色如水,静静流淌在修缮一新的老宅院落里。不再是当初那个摇摇欲坠的危房,如今的院子,青石板铺地,角落新移栽的翠竹随风轻响,厨房经过加固和巧妙的改造,既保留了古朴的灶台风韵,又增添了现代化的便捷设施。屋檐下,一串林晚晚自己做的风铃,用光滑的彩色石子和晒干的桂花串成,偶尔被夜风拂过,发出清脆又带着甜香的撞击声。
但此刻院中的焦点,却是那张宽大的原木长桌。桌上没有山珍海味,尽是些接地气却透着无限用心的家常菜:一大盆汤色奶白、撒着翠绿葱花的鱼头豆腐汤,鱼肉鲜嫩,豆腐吸饱了汤汁;一盘色泽红亮、软糯入味的红烧肉,肥而不腻,瘦而不柴;一碟清炒时蔬,油亮碧绿,火候恰到好处;还有一锅正在小泥炉上咕嘟咕嘟冒着热气的腊味煲仔饭,揭开盖的瞬间,腊香混合着饭焦香,霸道地弥漫开来,勾人食欲。
桌边围坐的人,更是奇特。
左边是刚从剧组杀青,风尘仆仆赶来的顶流影帝陆景深。他卸下了镜头前的完美面具,穿着简单的白色T恤,头发随意抓了抓,眼底带着一丝疲惫,却在闻到饭菜香时化为了纯粹的放松和期待。他旁边是当红小花苏晴,褪去了华丽的礼服和精致妆容,像个邻家女孩一样,正眼巴巴地望着那锅煲仔饭,小声嘀咕:“晚晚姐,饭焦可以多给我一点吗?太香了!”
右边,则是与这人间烟火气格格不入,却又奇妙融合的两位“特殊客人”。一位是身着月白道袍,须发皆白,面容却红润如婴儿的【青木仙尊】,他手持一枚玉筷,正饶有兴致地研究一块红烧肉,似乎在分析其中蕴含的微妙火候与“道韵”。另一位,便是玄宸。他依旧是一袭玄色暗纹长袍,身姿挺拔,容颜俊美得令人屏息,只是周身那生人勿近的冰冷气息,在暖黄灯光和食物热气的氤氲下,似乎融化了不少。他安静地坐在林晚晚身侧稍后的位置,目光大部分时间都落在她忙碌布菜的侧影上,偶尔抬眼扫过桌面,眼神里没有仙人对凡食的鄙弃,反而带着一种不易察觉的……专注?仿佛在研习某种高深的法则。
这便是林晚晚如今的生活常态。仙凡两界的壁垒,在她这方小小的院落和厨房里,变得模糊不清。
“来来来,别光看着,动筷子!”林晚晚端上最后一盘自己腌制的爽口泡菜,解下围裙,笑着招呼大家。她气质沉静温婉,举手投足间带着一种被美食和善意滋养出的从容光彩,比当初那个被雪藏时苍白倔强的女孩,不知明艳了多少。
陆景深率先夹了一筷子鱼肉,吹了吹气送入口中,立刻满足地眯起了眼:“唔!鲜!这鱼汤绝了,比我吃过的任何一家星级酒店都棒。晚晚,你这手艺不开店真是暴殄天物。”他现在是林晚晚人间直播间的常客,也是她厨艺最忠实的拥趸之一。
苏晴则迫不及待地舀了一勺煲仔饭,顾不得烫,吃得腮帮子鼓鼓囊囊,含糊不清地说:“就是就是!晚晚姐,你不知道,我在剧组天天吃盒饭,都快失去味觉了,就盼着来你这儿回血!”
林晚晚笑着给他们盛汤:“喜欢就多吃点。拍戏辛苦,补充点营养。”
这时,一直沉默研究的青木仙尊忽然抚须开口,声音温和却带着一丝讶异:“小友这道‘红烧肉’,看似寻常,却暗合五行相生、阴阳调和之理。肥肉属阴,瘦肉属阳,以水火交融之力烹之,佐以辛甘之料,竟能将寻常猪猡兽肉中的浊气化解大半,提炼出如此醇厚温和的滋养之气。妙哉!此等化腐朽为神奇的手段,于我仙界食修一脉,亦属难得。”
桌上瞬间安静了一瞬。陆景深和苏晴虽然早已知道这两位“老先生”是林晚晚的远房长辈,有点“不食人间烟火”的奇特言行,但每次听到这种高深莫测的点评,还是觉得有些玄幻。
林晚晚却早已习惯,从容应对:“仙尊过奖了。不过是些家常做法,讲究个火候和用心罢了。”她悄悄瞥了一眼玄宸,见他唇角似乎微不可察地向上牵动了一下。
玄宸没有点评菜品,只是拿起汤匙,舀了一小碗鱼头豆腐汤,放在林晚晚面前,动作自然流畅,仿佛做了千百遍。“趁热喝。”他的声音依旧清冷,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关切。
这一幕落在陆景深和苏晴眼里,两人交换了一个心照不宣的眼神,嘴角都憋着笑。他们可是亲眼见证这位“玄先生”从一开始对什么都漠不关心,到现在会默默给林晚晚夹菜、递水、甚至在她直播时悄悄用仙法稳定光线(他们以为是打光板效果)的转变。
林晚晚脸微热,低声道了谢,捧起碗小口喝着。鱼汤温热鲜甜,一直暖到心里。她想起最初,玄宸连筷子都不会用,还是她手把手教的。从那个高高在上、连投影都充满威压的仙界至尊,到如今能坐在她身边,陪她吃一餐凡俗饭菜,这其中的变化,连她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
饭桌上的气氛重新活跃起来。陆景深和苏晴分享着剧组趣事,青木仙尊偶尔插话,问些在众人听来啼笑皆非的问题(例如“那光影盒子(指摄像机)为何能留存影像?”),引得大家哈哈大笑。玄宸虽话少,但也不再是冰冷的背景板,偶尔陆景深谈到某个演技瓶颈时,他会淡淡提点一句“情发于中,形于外,非技也,乃心也”,往往让陆景深茅塞顿开,敬服不已。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