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3月23日的东莞,黄昏正像一块被揉皱的橘红色绸缎,慢悠悠地铺在珠江三角洲的冲积平原上。空气里还飘着晚春的潮湿,混杂着工厂区飘来的机油味、路边大排档炒河粉的香气,还有远处荔枝林里若有若无的草木气。一辆红色的捷达出租车破开这层暮色,轮胎碾过柏油路时带起细碎的沙粒,最终稳稳停在市中心丽晶酒店的旋转门前。
车门打开,先伸出来的是一只擦得锃亮的棕色牛皮鞋,鞋跟在大理石台阶上敲出的一声轻响。随后,一个四十出头的西方人下了车,他个子很高,肩背挺得笔直,只是体态偏瘦,深蓝色衬衫的袖口挽到小臂,露出手腕上那块银灰色的浪琴表——表针正指向17点42分。他叫詹姆斯,是美国金霸王公司总部派来的高级机械工程师,过去一个多月,他都在东莞的金霸王工厂里盯着新生产线的安装调试。
丽晶酒店的旋转门像一只不停眨眼的金色眼球,把詹姆斯卷了进去。大堂里水晶吊灯的光洒在他身上,映出他眼角细密的疲惫——再过一个星期,他就能结束这趟差旅了。下午工厂的中方经理拍着他的肩膀说詹姆斯,恭喜你,还递给他一张月底回纽约的机票确认单。他当时笑着拍了拍对方的胳膊,心里已经在盘算:回酒店吃晚饭,然后给家里打个电话。纽约现在应该是凌晨,等他吃完饭,妻子苏珊正好该起床了,他要告诉她,这次回去带了她念叨了很久的广式腊肠。
他不知道,这念头会永远停在1998年的暮色里。
丽晶酒店那时还是东莞城里数得着的高档去处。它是美国卡尔森环球酒店集团的牌子,这个在82个国家开了近1700家酒店、度假村和餐厅,连游轮业务都做得风生水起的巨头,1996年刚把触角伸到中国内地,就选中了制造业正在爆发的东莞,和中方合资建起这家三星级宾馆。对詹姆斯这样的美国人来说,住在这里像找到了一片熟悉的——走廊里飘着美式咖啡的焦香,餐厅能点到七分熟的牛排,连客房里的洗发水都是他习惯的柑橘味。按美国人在外旅行的惯例,只要有同胞开的宾馆,他们总会优先选择,詹姆斯从2月11日元宵节那天抵莞,就一直住着605房。
电梯上升时轻微的失重感里,詹姆斯摸了摸口袋里的房卡。他按下6楼的按钮,金属面板冰凉的触感让他打了个轻颤。走出电梯,走廊里铺着厚厚的地毯,吸走了所有声音,只有他的脚步声被无限放大。605房的门虚掩着一条缝,大概是上午保洁员离开时没关紧。他推开门,把公文包扔在玄关的矮柜上,第一件事就是拿起房间电话。
您好,餐厅。电话那头传来年轻服务生的声音,带着点广东腔的普通话。
一份黑椒牛柳意面,加一份蔬菜沙拉,詹姆斯的中文带着纽约腔的卷舌,麻烦尽快,谢谢。
先生不好意思,服务生的声音有点为难,今天有婚宴,厨房忙不过来,可能要等半小时......
没关系,我等。詹姆斯挂了电话,走到窗边拉开窗帘。窗外是东莞正在疯长的城市轮廓,成片的厂房像搭积木似的铺开,远处的塔吊还在转动,夕阳把它们的影子拉得老长。他从公文包里翻出一张苏珊和女儿艾米的合照——艾米穿着粉色的公主裙,正举着冰淇淋往苏珊脸上抹。他笑着用手指碰了碰照片里女儿的脸颊,心里数着:还有七天,就能抱到她了。
后来刑警调阅通话记录时,确认这个电话结束于18点05分。
大约二十分钟后,605房的门铃响了。詹姆斯以为是晚餐提前到了,他正弯腰在行李箱里找睡衣,随口应了声,甚至没抬头看一眼猫眼。门被推开的瞬间,带进一股走廊里的冷气,他直起身,还没来得及说,就看见两个陌生男人的影子罩了过来。
其中一个人手里攥着根麻绳,另一个腋下夹着卷封箱胶带。他们的脚步声很轻,显然是踮着脚走的,地毯没发出一点声响。詹姆斯的第一反应是后退,右手下意识地往腰间摸——那里平时别着一把拆工具的瑞士军刀,但今天换了件衬衫,刀落在工厂的工具箱里了。
你们是谁?他的中文突然变得磕巴,声音里的惊恐像被捏碎的玻璃碴。
没人回答。第一个人已经扑了上来,麻绳像条蛇似的缠上他的手腕。詹姆斯猛地往旁边挣,胳膊肘撞在对方的肋骨上,听见一声闷哼。另一个人绕到他身后,胶带一声撕开,糊在他嘴上。他闻到胶带的化学气味,像工厂里劣质胶水的味道,心里突然涌起一阵绝望——他知道这不是送餐的。
挣扎中,他踢翻了茶几,玻璃杯摔在地毯上没碎,但里面的水洇开了一大片深色。他看见其中一个人从口袋里掏出了什么,金属反光晃了他的眼。接着是胸口一阵剧痛,像被烧红的烙铁烫了一下,他低头,看见衬衫上渗出一朵红色的花,还在慢慢变大。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