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连几天,青文都是天不亮就起床,跟着父亲在晨雾中走向永宁镇,傍晚再踏着夕阳归来。
学堂的生活十分规律,每日都是周秀才领读,讲解,然后便是反反复复的背诵和习字。
学的依旧是《三字经》,只是篇幅渐长,从“人之初”到了“教五子,名俱扬”。
这日早晨,青文提前一刻钟到了学堂。
春日的阳光透过窗棂,在布满刻痕的书桌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他刚在蒲团上坐定,拿出书卷准备温习,就听见门口一阵不同于往日的喧哗。
一个穿着亮蓝色绸缎褂子、头戴小巧银冠的胖小子,在两个青衣小厮的簇拥下,大摇大摆地走了进来。
他手里还拿着个油纸包,散发着肉包子的香气。
这正是镇上李地主家的独子,名叫李宝。
他这一来,原本或读书或嬉闹的学童们都安静了一瞬,目光纷纷投向他。
李宝对这场面颇为受用,径直走到前排那个一直空着、位置最好的书案前。
一个小厮赶紧用袖子擦了擦,另一个则利落地摆上崭新的砚台、毛笔和厚厚一沓上等宣纸。
与周围学子简陋的笔墨形成了鲜明对比。
“这屋里都什么味儿?一股穷酸气。”
李宝抽了抽鼻子,声音不大不小,刚好能让大部分人听见。
他斜眼扫了一下周围穿着粗布衣裳的同窗,目光落在青文身上时,带着毫不掩饰的打量和轻蔑。
“喂,新来的,你就是陈青文?”他扬着下巴问,语气倨傲。
青文认得他,以前跟陈满仓来镇上卖货时见过几次。
他不想惹事,只点了点头,声音平静:“是我。”
“听说你爹是个走街串巷的货郎?”
李宝嗤笑一声,咬了一口手里的肉包子,含糊不清地说,
“你识数吗?别到时候连束修都算不明白,还得让你爹挑着担子来赎你。”
周围发出一阵压低了的嗤笑声。
青文感觉脸上有些发烫,握着书卷的手指微微收紧。
他没在理会李宝,目光重新落在书上,仿佛那里面有一个能让他心静的世界。
李宝见他不吭声,自觉无趣,哼了一声,转回头去,拿着那方雕花镇纸在桌上敲敲打打。
这时,周秀才踱着方步进来了。学堂里瞬间鸦雀无声。
周秀才目光如常,扫过李宝和他身后垂手而立的小厮,眉头蹙了一下,却并未言语。
他照例先抽检背诵。被点到的学童有的流畅,有的磕巴,有一个甚至紧张得完全忘词,涨红着脸站在那里。
周秀才也不动怒,只让他坐下,明日再背,那戒尺虽放在手边,却始终未动。
轮到青文时,他沉心静气将“融四岁,能让梨……”一段,声音清晰、一字不差地背了出来。
连语气都模仿着周秀才平日的沉稳。
周秀才微微颔首,眼神里掠过一丝极淡的认可。
考察完毕开始讲解今日的新课:“今日,我们学‘首孝悌,次见闻……”
周秀才声音不高,却自有力量,“为人子弟,首重孝悌之道……”
青文听得格外入神。
他联想到大姐秀荷对父母的体贴,大哥青山对弟妹也颇多维护,这不就是“孝悌”吗?
而自己能够坐在这里读书识字,不正是为了“见闻”吗?
这些看似简单的道理,就藏在每日最寻常的生活里。
他一边听,一边在心里默默地将这些道理与自己的所见所闻印证,只觉得眼前的字句仿佛都活了过来。
讲解完毕,便是每日的习字课。
青文极为珍重地铺开一张新买的毛边纸,又小心地往那小方砚台里倒了少许清水,捏着墨锭慢慢地研磨。
提笔,蘸墨每一个动作都一丝不苟。
然后,他悬腕运笔,在纸上写下“孝、悌、见、闻”四个大字。
他写得极慢,力求每一横都平稳,每一竖都正直,每一个字都方方正正,一举一动透着一种与他年龄不符的沉稳劲儿。
这时,旁边传来一声小小的赞叹。
青文侧头,见是邻座的赵铁柱。
他把自己写得歪歪扭扭、墨团点点的字往旁边挪了挪,羡慕地看着青文的字:
“青文,你的字写得真好,跟印上去似的。你看我写的,……像鸡爪子刨的。”
青文被他逗笑了,安慰道:“多练练就好了。”
赵铁柱憨厚地挠挠头,苦恼地说:“这笔杆子轻飘飘的,使不上劲,笔尖也软趴趴的,不听使唤。”
“先生不是说,写字要运腕,不是用手指头使劲吗?你再试试。”
青文把自己悟到的一点心得小声告诉他。
赵铁柱依言尝试,觉得似乎顺手了一点,对青文投来感激的一瞥。
放学时分,夕阳的余晖将学堂的屋檐染成暖金色。
青文仔细收拾好书本笔墨,正准备离开,周秀才却叫住了他:“陈青文。”
青文心里一紧,忙停下脚步,转身恭敬行礼:“先生。”
周秀才看着他,目光在他洗得发白的衣襟和装着旧书的篮子上停留了一瞬,语气却比平日平和了些:
“你这几日,性子沉静了不少。”他顿了顿,仿佛在斟酌词句,最终说道,
“记住,读书如农人巡田,急不得,躁不得。日日用心,自有禾苗青壮之时。去吧。”
“谢先生教诲!”青文深深一揖,怀着满心的激动,转身快步离去。
走到巷口,父亲陈满仓依旧在老地方等着。
见到青文出来,依旧是那句简短的:“回了。”
“嗯,爹。”青文应着,快步跟上父亲的步伐。
青文终究没能忍住,将周秀才对自己说的那番话,原原本本地告诉了父亲。
至于李宝的挑衅,则一句未提。
陈满仓脚步未停,沉默地听着,扁担随着脚步发出轻微的吱呀声,仿佛在应和。
眼看村子就在前方,陈满仓望着远处自家那片绿意盎然的麦田,忽然开口,声音低沉却清晰:
“先生说的是正理。庄稼如此,读书……想来也是如此。”
青文不再去在意学堂里那些微妙的视线和话语,只觉得心中的目标更加清晰——他要像爹娘伺候庄稼那样,伺候好自己书本里的这片“田”。
喜欢穿越成为农家子,看我耕读传家请大家收藏:(www.20xs.org)穿越成为农家子,看我耕读传家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