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阳刚爬过安和城的城墙,小林就背着测绘工具往城西的荒地走。
议事堂认可向日葵种植和协同部队的那天,他就盯上了这片闲置的坡地——土层虽薄,但向阳,正好能扩种向日葵,还能腾出原来的地块种冬麦。
可没走多远,身后就传来熟悉的脚步声,回头一看,是王大叔和三个农夫,手里都扛着锄头,脸色却不太好看。
“总长,你真要动这片荒地?”王大叔追上他,指着坡地边缘的碎石,“这地石头多,翻地得费不少劲,而且去年试过种豆子,没收成,纯属白忙活。”
旁边的老陈也跟着点头:“是啊总长,现在地里的向日葵长得好好的,协同部队也能帮着干活,没必要折腾这破地,省点力气不好吗?”
小林蹲下身,抓起一把土在手里捻了捻,土粒虽粗,但掺着不少腐叶:“这地看着薄,其实底下有腐殖土,只要清了石头,再掺点草木灰,种向日葵正好。
而且扩种之后,明年的葵花油能多收三成,冬麦也能多种两亩,咱们就不用再担心冬天缺粮了。”
他指着远处的协同部队营地,“士兵们上午训练,下午正好能过来清石头,不耽误农活。”
王大叔还是皱着眉,把锄头往地上一戳:“话是这么说,可清石头得用铁镐,咱们的工具本来就少,上次修防线用坏了好几把,现在凑不齐那么多。
而且士兵们练了半个月,刚歇口气,又让他们干重活,怕是有怨言。”
小林刚要开口,就见青羽和烈哥带着几个士兵跑过来,肩上扛着修防线剩下的铁镐和箩筐。“总长,我们听说要拓荒,就把能用的工具都找出来了。”
青羽擦了擦额角的汗,“士兵们都愿意来,说既能练力气,又能帮着种地,比光站军姿有意思。”
看着士兵们眼里的劲,王大叔没再反驳,只是叹了口气:“行吧,既然你们都愿意,那我们就跟着一起干。但丑话说在前头,要是这地实在种不了,可别硬撑。”
小林笑着点头,捡起地上的铁镐:“放心,咱们一步步来,肯定能成。”
当天下午,拓荒的队伍就开工了。士兵们分成两组,一组用铁镐敲碎地里的大石头,一组用箩筐把碎石运到坡下;农夫们则在旁边清理杂草,顺便教士兵们分辨哪些土适合种向日葵。
刚开始还算顺利,可没过两天,问题就来了——坡地的土层比预想中薄,敲碎石头后,底下露出了硬土层,锄头挖下去只能留下个浅印,翻地的进度慢了不少。
这天傍晚,小林正拿着锄头跟硬土层较劲,就听见身后传来抱怨声:“这破地根本没法种,挖了半天就翻出这么点土,再挖下去手都要磨破了。”
回头一看,是两个年轻的士兵,正坐在石头上揉着虎口,脸上满是不耐烦。
旁边的老陈也直起身,捶了捶腰:“总长,我看这地确实不行,硬得跟铁板似的,就算种上向日葵,根也扎不深,到时候一刮风就倒。”
小林放下锄头,走到硬土层前,蹲下身仔细看了看,又用手指敲了敲:“这硬土层是常年晒的,只要浇点水软化一下,再掺点草木灰,就能翻松。”
他转身对士兵们说:“你们先歇会儿,我去伙房提桶水来试试。”
青羽却突然开口:“总长,不用浇水,我能用御风术把土层吹松点。”
说着,她抬手对着硬土层挥了挥,一阵微风顺着土层的缝隙钻进去,原本板结的土块竟然慢慢裂开了细纹。
烈哥也凑过来:“我再用小火烤烤,把土里的潮气收一收,这样翻起来更省力。”
他指尖冒出点点火星,轻轻落在土块上,裂纹里的土渐渐变得松散。
小林试着用锄头挖了一下,果然轻松了不少。“你们看,这样不就解决了?”
他笑着说,“遇到问题咱们一起想办法,别轻易放弃。”
那两个抱怨的士兵红了脸,赶紧站起来拿起锄头:“总长,我们错了,现在就接着干。”
可麻烦还没结束。
三天后的清晨,小林刚到荒地,就见王大叔急冲冲地跑过来,手里拿着几片发黄的向日葵叶子:“总长,不好了,之前种的向日葵叶子黄了,是不是跟咱们拓荒动了土有关?”
小林心里一紧,跟着王大叔跑到原来的向日葵地,果然看见靠荒地这边的几排向日葵,叶子边缘都发了黄,有的甚至卷了起来。
周围的农夫也围了过来,脸上满是焦虑。“肯定是拓荒的时候把土给动了,影响了这边的根!”
“早说别折腾了,现在好,连好好的向日葵都要毁了!”
议论声越来越大,小林蹲下身,小心翼翼地拨开向日葵根部的土,根须没断,也没生虫,倒是土里的潮气比平时少了些。
他抬头看了看天,这几天没下雨,坡地的土松了之后,水分蒸发得比平时快,怕是向日葵缺水了。
“大家别慌,不是土的问题,是缺水了。”
小林站起身,对旁边的士兵说,“你们去河边挑几桶水来,先给发黄的向日葵浇上,我去叫阿水来看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