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高强度的操练几乎榨干了所有新生的体力。解散哨声响起时,队伍里甚至响起了一片如释重负的叹息。学生们拖着仿佛不属于自己的双腿,缓慢地挪向食堂方向,眼神都有些发直。
林砚站在原地,感受着小腿肌肉传来的清晰酸胀感,阳光刺得他微微眯起了眼。他正犹豫着是去食堂忍受拥挤和目光,还是干脆不吃,一个温和的声音在他身旁响起:
“林砚,走吧,去我那儿吃。”
是班主任王晓丽。她不知何时走了过来,脸上带着关切的笑容。经过昨晚,她看向林砚的目光中,除了老师的职责,似乎又多了些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但被她很好地掩饰在职业性的关怀之下。
林砚抬眼看了看她,没有过多犹豫,点了点头:“谢谢老师。”相比于去食堂成为“活体展品”,教师宿舍无疑是更好的选择。而且,他确实需要补充能量应对下午的训练。
两人再次一前一后走向教师宿舍楼。路上偶尔有学生投来好奇的目光,但看到旁边的王老师,也只是多看两眼,并未像之前那样围堵。
王晓丽的房间依旧整洁温馨。她让林砚先在沙发上休息,自己系上围裙走进了厨房。这一次,她没有再多问关于昨晚唱歌或者今天被关注的事情,只是像寻常长辈一样叮嘱:“上午训练强度大,得多吃点。我蒸了排骨,炒个青菜,很快。”
林砚靠在沙发上,闭目养神。厨房里传来切菜和炒菜的声响,伴随着食物的香气,竟让他产生了一种奇异的安宁感。这里像是一个隔绝了外界喧嚣与注视的避风港。他听着这些充满生活气息的声音,紧绷的神经渐渐放松下来,身体的疲惫感也如同潮水般阵阵涌上。
饭菜很快上桌。软烂入味的豉汁排骨,清甜爽口的蒜蓉青菜,还有一个番茄鸡蛋汤。简单的家常菜,却充满了抚慰人心的力量。
王晓丽给他盛了满满一碗米饭,柔声道:“多吃点,下午还有得累。”
林砚低声道谢,开始安静地进食。他吃得依旧斯文,但速度比平时快了些,显然上午的消耗巨大。王晓丽看着他安静吃饭的样子,偶尔给他夹一筷子菜,心里那份异样的感觉再次浮现。她赶紧低下头,专注于自己碗里的食物,试图驱散那些不该有的念头。
饭后,林砚主动帮忙收拾了碗筷,再次郑重道谢。
“不用这么客气,”王晓丽笑了笑,“回去抓紧时间休息一下。”
林砚点点头,离开了教师宿舍。
回到教室,王梓博正瘫在椅子上“哎哟哎哟”地叫唤,看到林砚,有气无力地问:“兄弟,你又去开小灶了?”
“嗯。”林砚在他旁边坐下。
“羡慕啊……”王梓博哀嚎,“我刚刚感觉能吃下一头牛,但一想到食堂那人山人海和你这‘人形磁铁’,我就后怕,你还是去老师那里吃比较好。”
林砚没接话,只是也学着王梓博的样子,趴在了桌子上。短暂的午休时间,每一分钟都弥足珍贵。
下午两点半,残酷的集合哨再次吹响。
下午的训练,更像是上午的加强版和整合版。汪教官的要求达到了前所未有的严苛程度。
“全体都有!军训成果汇报预演,现在开始!”汪教官站在队伍前方,声音如同金石交击,“把你们这四天学到的东西,都给我拿出来!别到了明天正式场合给我掉链子!”
首先是静态军姿。要求纹丝不动,目光坚定,即使有飞虫落在脸上也不能动。阳光毒辣,汗水顺着鬓角流下,痒意难耐,但整个七班方阵,如同钉子般钉在原地,只有粗重的呼吸声此起彼伏。
接着是动态行进。齐步走,正步走,步法转换,方向变换……每一个动作都要求精准、整齐、有力。
“齐步——走!一!二!一!”
“正步——走!哒!哒!哒!哒!”
“向右——转走!一!二!一!”
口号声,脚步声,教官的指令声,混杂在一起。队伍在操场上反复行进,调整,再行进。汪教官像鹰隼一样盯着每一个细节,任何一点瑕疵都逃不过他的眼睛。
“排面!排面!说了多少次了!”
“林砚!注意你左右手的节奏,保持一致!”
“王梓博!正步腿给我再抬高五厘米!”
林砚全神贯注,努力协调着自己的动作与整个方阵的节奏。他能感觉到后背已经完全湿透,迷彩服紧紧贴在皮肤上。身体的疲惫是真实的,但一种即将结束的信念感,以及不愿在最后关头拖累集体的微妙心理,支撑着他坚持下去。
除了七班自身的训练,教官还会组织相邻几个班级进行模拟汇演,互相观摩,施加压力。当七班方阵迈着相对整齐的步伐,喊着响亮的口号经过其他班级面前时,林砚能清晰地感觉到,投向他的目光依旧是最多的。那些目光中有欣赏,有好奇,也有单纯对他容貌和名声的关注。他只能尽力忽略,将注意力集中在脚下的步伐和耳边的口令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