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先生,有什么吩咐?”电话那头传来汇丰银行洋人大班沈壁轻松的声音。
“沈经理,地主会那边……”李半城将当前的困境一五一十地告诉了沈壁,随即语气一转,“我希望汇丰银行能立刻提供三十亿港纸的紧急贷款,帮助我们度过这次难关。”
“没问题,李先生。”沈壁听后略作思考,随即答应,“等会我和其他高层开会商议一下,如果顺利的话,下午就可以让您的律师来汇丰银行办理手续。”
毕竟李半城是他一手扶植起来的“港岛华商标杆”,无论如何,沈壁都不可能轻易放弃他。
一旦李半城倒下,不仅会影响港英正府的代理人布局,也会动摇汇丰银行在本地的影响力。
“谢谢了,沈经理。”
得知沈壁答应了自己的要求,李半城紧绷的脸色缓和下来,连忙向沈壁致谢。
“李先生,您是我们汇丰银行最重要的客户之一,只要汇丰还在运作,我们就会一直是您最稳固的依靠。”
沈壁嘴角轻扬,语气沉稳地说道。
“沈经理,您这番话,我会一直记在心里。”
李半城立刻听出了沈壁话中的深意,随即再次表达了自己坚定的立场与忠诚。
“好,李先生,时间紧迫,我就不多说了,改日再聊,再见。”
话音刚落,沈壁便果断挂断了电话。
电话那头传来一连串“嘟嘟嘟”的忙音,李半城缓缓将听筒放回原位,沉思片刻,又重新拿起电话,拨通了另一个号码。
此时,在兆纪地产总部大楼的李兆纪办公室内。
李兆纪正依照李泽俊的部署,集中资金持续吸纳太古洋行的股票。
刚刚从盘古银行和华侨银行获得五十亿港纸贷款的他,手头宽裕,只要市场上出现太古集团的股票,他就毫不犹豫地大手笔买入。
在李兆纪、胡应星、郭得胜等人的持续操作下,太古集团的股价已经明显上涨。
就在这时,一阵电话铃声响起,打断了他紧盯股市的注意力。
“喂,哪位?”
电话接通后,李兆纪开口问道。
“老李,是我,阿城。”
这次,李半城的语气比以往客气许多,完全没有了前几天代表洋人发号施令时的那种不容置疑的态度。
“哦,是阿城啊,有什么事?”
昌江集团的股价波动,李兆纪早已察觉,而这一切也都在李泽俊的预料之中。
听到李半城的声音,他心里已大致明白对方的来意,故意不动声色地反问。
“老李,这事儿我也不太好开口,地主会那边……”
李半城嘴上说着难以开口,脸上却毫无波澜,把地主会正在做空昌江集团的事情一五一十地告诉了李兆纪。
“阿城,你跟我说这些,是想表达什么?”
李兆纪再次装作不明白地问道。
“哎,老李,不瞒你说,前几天我把昌江集团的现金流都投入到太古集团的股票里了,现在手头实在紧张,我想……你能不能支援一下。”
话还没说完,就被李兆纪打断了:“阿城,不是我不愿意帮忙,你也知道,我把资金都投在太古集团上了,我现在也拿不出多少流动资金。”
这番拒绝,正是李泽俊计划中的一环。
李半城当然也不是不明白事理的人。
兆纪地产的资金动向他一清二楚,这几天在股市里砸进去的钱可不是小数目,想一下子拿出几十亿确实不现实。
他叹了口气,语气中透着几分无奈。
虽然汇丰银行答应借款,但金额毕竟有限,毕竟那是一家位于英国伦敦的外资银行。
沈壁或许可以说服港岛本地高层拨出几十亿港纸支持他,但他不可能说服伦敦总部拿出上百亿来为他撑腰。
而要与地主会抗衡,按照李半城的预估,五十亿勉强应付,八十亿才更稳妥。
剩下的三十亿,必须得他自己想办法解决。
所以才有了他给李兆纪打电话的这一幕。
原本还抱着一丝希望,但李兆纪的拒绝让他有些失望。
就在他准备挂断电话时,李兆纪却话锋一转:“阿城,其实也不是完全没有出路。”
“嗯?老李,你这话什么意思?要是你能帮我渡过这一关,我一定不会忘记你这份情。”
李半城立刻来了精神。
“很简单,阿城,虽然我个人力量有限,但如果加上胡应星和郭得胜,咱们三个人各筹个七八亿港纸,凑一凑,还是可以的。”
李兆纪淡淡一笑。
“好,好主意,老李,我这就给他们打电话。”
李半城脸上终于露出笑意,语气中带着几分轻松。
“别着急,阿城,听我把话说完。
咱们公司现在都是股份制的,要是想直接借钱给你,董事会那边肯定会过问。
为了稳妥起见,你最好能提供一些价值相当的抵押物。”李兆纪微笑着说。
“老李,你说得在理,那你想要什么抵押?”李半城听了之后,沉吟片刻,开口问道。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