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朱亨嘉与傅弘烈率领三万精锐悄然开出潼关
北上奔袭太原的同时
救国军都督刘玄初在太原以南的山区据点
也通过伏龙卫无孔不入的情报网络,获悉了太原危如累卵的战况
以及更令人警惕的消息——清廷已派承泽郡王硕塞率援军两万六千五百人
京师八旗一千五百,直隶山东绿营两万五千
正急速赶往太原!
“绝不能让这支生力军抵达太原!”
刘玄初对着麾下将领和伏龙卫山西千户所负责人斩钉截铁地说道
“监国与督师正行险棋,意图中心开花,击破围城之敌
若此时让硕塞援军加入战团
内外夹击之势不成,我军反而有陷入重围之险!”
他目光锐利地扫过地图,最终再次定格在那条熟悉的死亡通道——井陉道
“硕塞年轻气盛,求功心切
他必以为恩格德尔既然能突破至此,道路已然畅通,警惕之心大减
此正我可乘之机!”
刘玄初拳头重重砸在井陉道中段最险要的“一线天”峡谷位置
“就在此地,再给他爱新觉罗家送一份大礼!”
救国军主力以及周边区域的游击队再次被紧急动员起来
得益于此前伏击恩格德尔的经验
刘玄初对井陉道的地形和清军的行军特点了如指掌
他做出了更为周密和狠辣的部署:
集中超过八千兵力
并加强了从解州、泽州方向调来的数百名使用缴获鸟铳和弓箭的射手。
更是准备了海量的滚木礌石
更将上次缴获、隐藏起来的几门轻型佛郎机炮和大量火药运至预设阵地
炮口对准了峡谷下方道路最狭窄处
在峡谷两端入口处埋设了更多、更隐蔽的火药地雷
不仅堵后路,更要炸前军
全军迅速秘密开进“一线天”峡谷两侧的山林之中
悄无声息地完成了埋伏
时值寒冬,草木枯萎,不利于隐蔽
但救国军将士们用枯草、树枝和白色粗布
巧妙地隐藏了自身,忍受着严寒,静静等待猎物入网。
承泽郡王硕塞,时年二十余岁,正是血气方刚、渴望建功立业的年纪
他自恃宗室贵胄,又颇通武艺,对汉人将领和绿营兵甚为轻视
出发前,他确实听闻过井陉道不太平,恩格德尔在此吃过亏
但他想当然地认为,既然恩格德尔能冲过去
说明明军游击队已被击溃或闻风而逃,残余力量不足为虑
他甚至还想着,若能顺手清剿一些残匪,也是功劳一件。
因此,他的行军速度很快
斥候虽然照例派出,但搜索范围和仔细程度都大打折扣
更多的是例行公事
大军以急行军的速度,一头扎进了井陉道。
1月3日午后,硕塞率领的援军主力完全进入了“一线天”峡谷
由于道路狭窄,队伍拉得极长,辎重车辆行进缓慢
整个队伍如同长蛇,在险峻的山谷中蠕动。
“王爷,此地地势险要,是否令前军放缓速度,加派探马仔细搜索两侧山林?”
一位久经战阵的绿营老将谨慎地建议道。
硕塞骑在马上,不耐烦地挥了挥手:
“恩格德尔都能过去,怕什么?
不过是些藏头露尾的毛贼罢了!传令,加速通过!
早日抵达太原才是正事!”
他满脑子想的都是如何在太原城下大显身手
根本没把潜在的威胁放在眼里。
就在他的先头部队即将走出峡谷,后队也完全进入伏击圈时——
“咻——嘭!”
一支响箭再次划破天空!
信号响起瞬间,峡谷两端几乎同时爆发出震天动地的巨响!
“轰隆隆——!!”
预先埋设的大量地雷和火药被同时引爆,比上一次更加猛烈!
不仅退路被彻底堵死,连前进方向也被炸塌的山石部分堵塞
整个清军队列被死死地封堵、压缩在了一段不足两里的死亡峡谷中!
“放!”
刘玄初冷峻地下令。
两侧山崖上,复仇的火焰再次喷发
改良后的攻击更加有序和致命:
滚木礌石如同瀑布般倾泻而下,专砸队伍中部,将清军截成数段。
几门佛郎机炮发出怒吼
散射的铅子弹丸像镰刀一样扫过密集的人群。
弓箭和鸟铳瞄准军官和试图组织反抗的旗手进行精准狙杀
无数火油罐被抛下,点燃了粮车、辎重,甚至士兵的衣甲
峡谷内顿时火光冲天,浓烟滚滚,惨叫声此起彼伏。
“有埋伏!稳住!绿营结阵!八旗兵随我冲出去!”
硕塞又惊又怒,拔刀大吼,试图组织反击
他身边的京师八旗兵确实精锐,试图向峡谷一端突围。
然而,救国军此次准备充分,火力密集,根本不给清军喘息之机
绿营兵在遭受突然打击、军官又大量伤亡的情况下,早已崩溃,四散奔逃
反而冲乱了八旗兵的阵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