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轩感觉自己像个同时接了投诉单和锦旗的居委会大妈,狗脑子快要分成两半了。一边是来“叩谢倡明正道”的粉丝团,一边是后院祠堂冒烟的苦主李大人,哪边都怠慢不得。
“大伴,你先去安抚一下那位方……方以智,就说本犬……呃,本圣犬正在闭关参悟无上妙法,稍后便见!”黄轩赶紧先把比较容易搞定的粉丝团往后推,“态度好点!这些都是未来的技术骨干!”
王承恩领命而去。
黄轩则深吸一口气,硬着头皮,跟着报信的小太监往西城工匠坊跑。远远就看见一股黑烟袅袅升起,伴随着李大人气急败坏的咆哮和沈宛试图解释的柔弱声音。
赶到现场,场面一度十分混乱。原本的试验场一片狼藉,几个工匠灰头土脸地站着,沈宛正对一位穿着绯红官袍、胖乎乎的中年官员连连道歉,那官员跳着脚,指着不远处自家后院那被熏黑了一角、还在冒烟的祠堂屋顶,唾沫横飞:
“沈博士!老夫敬你医术高明,陛下信重!可你……你们也不能如此胡来啊!这新式‘火箭’……它怎么能往城里飞呢?!祖宗牌位差点都被你们点了!这……这成何体统!!”
黄轩一看那李大人,想起来了,是工部的一个侍郎,之前朝堂上主张“保境安民”的就有他一个,看来“捐输”的事儿让他憋着火呢,这下找到由头发作了。
“汪汪!(李大人,消消气,消消气!)”黄轩赶紧挤出一副(自以为)和蔼可亲的狗脸,凑了上去,“试验嘛,总有意外!这说明咱们的研究有进展,有突破!威力大嘛!”
李大人看见黄轩,气焰稍微收敛了点,但依旧愤愤:“圣犬!下官不是不支持革新,可这……这也太危险了!若是伤着人可如何是好?”
“放心!安全第一!本犬一定让他们加强管理!”黄轩打着包票,狗爪子一挥,“回头让他们给李大人您家祠堂修缮一新,费用从……从本犬的俸禄里扣!”(反正他也不知道自己俸禄多少,先画个饼。)
他又压低声音(通过王承恩留下的一个小太监转述):“李大人,您想啊,若是这等利器能早日成型,用于剿灭张献忠那等流寇,保住江南安宁,您家的祠堂,岂不是更加安稳?陛下那里,也会记得您的深明大义啊!”
李大人脸色变幻,看了看一脸“诚恳”的圣犬,又看了看那边低眉顺眼的沈宛和一群鹌鹑似的工匠,最终哼了一声,甩袖道:“既然圣犬如此说,下官……下官便不再追究!只是这试验场地,务必远离民居!”
总算把苦主安抚住了。黄轩抹了把(不存在的)冷汗,转头看向沈宛和工匠们。
沈宛脸颊上还沾着黑灰,眼神里带着歉意和后怕:“圣犬,是妾身疏忽了,未能算准这改良火箭的射程和落点……”
“没事没事!失败是成功之母嘛!”黄轩故作大度,心里却在滴血,修祠堂的钱还不知道从哪儿出呢!“不过……这火箭威力看着不错?就是准头差了点?”
一提到技术,沈宛立刻来了精神,也顾不上道歉了:“威力确比以往火箭强劲数倍!乃是采用了圣犬您提及的‘分段推进’和‘预刻导向槽’的思路,只是这稳定性……还需反复调试。”
“好好好!继续调试!注意安全!”黄轩鼓励了几句,赶紧开溜。他怕再待下去,沈宛又要拉着他讨论什么“空气动力学”和“弹道稳定性”,他那点物理知识快被榨干了。
处理完“拆迁”现场,黄轩赶紧回宫接见粉丝团。
以方以智为首的一群年轻士子,果然还恭敬地等在宫门外。他们抬着一块匾额,上书“格物明道”四个大字。见到黄轩,这群年轻人激动得脸色发红,齐刷刷行礼。
方以智更是上前一步,慷慨陈词:“学生等拜见圣犬!闻圣犬于朝堂倡言格物致用,振聋发聩!古之贤者,亦重匠作。今圣犬拔擢沈博士,兴火药,改军械,实乃我大明中兴之象!学生等虽不才,愿效绵薄之力,追随圣犬与沈博士,探求天地至理,以实学济世!”
看着这群眼睛里有光的年轻人,黄轩心里还是挺受用的。瞧瞧,这才是大明未来的希望!比那些只会吵架和哭穷的老家伙强多了!
他端足架子,通过小太监转述(努力模仿世外高犬的语气):“尔等有心向学,志存高远,甚好!格物之道,在于躬行,在于实证。沈博士处,正需尔等这般锐意进取之才。若有心得,亦可相互切磋。”
他这算是默许甚至鼓励这群士子去参与沈宛的技术研发了。多几个脑子聪明的帮手,总归是好事,说不定能加速“文明进度”呢?
打发走千恩万谢的粉丝团,黄轩感觉自己快散架了。这一天天的,比连着码字十天还累。他瘫在乾清宫外的白玉台阶上,只想好好晒个太阳,睡个回笼觉。
然而,老天爷(或者作者)似乎就见不得他清闲。
就在他眼皮子开始打架的时候,天空传来一阵熟悉的扑棱声。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