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乾陵地宫的凤形迷阵与血玉机关
从石室穿出,眼前的景象彻底颠覆了众人对陵墓的想象。这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地宫甬道,而是一条沿着山体走势开凿的螺旋形通道,通道两侧的石壁并非浑然一体,而是由无数块打磨光滑的青石板拼接而成,石板上雕刻着繁复的凤纹,每一道纹路都嵌入了细小的金丝,在昆仑密钥的蓝光映照下,仿佛有无数只金凤在壁上振翅欲飞。
“这通道是按照凤翼的形状设计的。”林夏用激光测距仪扫描四周,屏幕上的三维模型显示通道呈对称的弧形,“全长约800米,每旋转30度就有一个岔路口,总共12个岔口,对应着十二地支,和秦陵的九宫锁一样,是风水阵的一种。”
老周用地质锤敲了敲石板,回声沉闷:“石板后面是空的!里面有气流声,像是……流沙!”他突然想起唐代盗墓笔记里的记载,“是‘凤羽流沙阵’!一旦踩错石板,整个通道的石板就会翻转,下面的流沙会把人卷进山体深处!”
陈默蹲下身,发现石板上的凤纹有细微的差别——有的凤喙闭合,有的凤喙张开。他想起上官婉儿日记里提到的“凤语”,试着用匕首的红光照射张开凤喙的石板,红光顺着金丝流淌,石板边缘竟浮现出一行极小的唐隶:“喙张为径,喙闭为阱。”
“原来如此。”陈默站起身,“只有凤喙张开的石板是安全的,闭着的都是陷阱。”他率先踏上一块张开凤喙的石板,脚下传来轻微的“咔哒”声,石板纹丝不动。
众人小心翼翼地跟着,每一步都要仔细辨认凤纹。走到第三个岔路口时,小张突然被壁上的一幅壁画吸引——画上是武则天身着帝王冕服的样子,手里却拿着一块与陨石碎片相似的黑石,黑石周围缠绕着黑色的雾气。
“这画……”小张伸手想去触摸,被陈默一把拉住。
“别动!”陈默的战术手套刚靠近壁画,指尖就传来一阵刺痛,“壁画上的颜料掺了朱砂和硫磺,是导电体!”他用匕首的红光扫过壁画,黑色雾气的部分突然亮起,露出里面隐藏的金属网,“是电闸机关!一旦触碰,整个岔路口都会释放高压电!”
小张吓得缩回手,后背已经沁出冷汗:“这也太吓人了,连看都不能看?”
“唐代的机关术讲究‘视、听、触’三重陷阱。”林夏指着壁画下方的地面,那里有一排不起眼的凸起,形状与脚印完全吻合,“‘视’是壁画的导电陷阱,‘触’是脚下的压力板,‘听’……”
她的话没说完,通道深处突然传来一阵古琴声,旋律哀婉,像是女子在哭泣。琴声响起的瞬间,两侧的凤纹石板开始轻微震动,金丝里渗出暗红色的液体,顺着纹路流淌,在地面上汇成一个个血红色的“凤”字。
“是‘血玉机关’!”老周脸色骤变,他认出那些暗红色液体是血玉融化后的汁液,“血玉遇声波会融化,这些汁液里掺了腐蚀性的汞化物,一旦沾到皮肤,会顺着毛孔钻进血管!”
古琴声越来越急促,血玉汁液流淌的速度也越来越快,很快就要漫到他们脚下。陈默发现每个岔路口的顶端都挂着一盏青铜灯,灯座上刻着与秦陵相似的星图。“用密钥的蓝光照射灯座!”他大喊着将昆仑密钥举起,蓝光射向最近的青铜灯,灯座突然旋转,发出“嘎吱”的声响,古琴声瞬间减弱了几分。
林夏和老周立刻效仿,将密钥和脉冲发生器的光束对准其他青铜灯。当最后一盏灯被点亮时,古琴声彻底消失,血玉汁液像退潮般缩回金丝里,石板上的凤纹恢复了原状,仿佛刚才的惊悚只是一场幻觉。
“这些青铜灯是声波接收器。”林夏喘着气解释,“古琴声是机关的启动信号,星图灯座能吸收声波能量,只要让它们共振,就能切断信号源。”
穿过第十二个岔路口,通道尽头出现一扇巨大的朱漆门,门上没有锁,而是镶嵌着九块血玉,组成一个凤形图案,凤眼的位置是两块最大的血玉,散发着妖异的红光。门楣上刻着四个大字:“凤驭九天”。
“这是‘凤目锁’。”陈默盯着血玉凤眼,“需要用特定的能量才能让血玉变色,打开石门。”他试着用匕首的红光照射,血玉没有反应;老周用脉冲发生器的热能照射,血玉反而更红了。
林夏突然想起上官婉儿水晶棺里的凤纹玉佩:“用玉佩试试!”她将从松林里找到的凤纹玉佩贴在左侧的凤眼血玉上,玉佩的蓝光与血玉的红光碰撞,血玉竟真的开始变色,从血红逐渐变成透明的白色。
“有效!”小张惊喜道,“右侧的凤眼也需要玉佩!”
可他们只有一块凤纹玉佩。陈默突然想起秦陵芈氏的玉佩融入了昆仑密钥,赶紧将密钥贴在右侧的凤眼血玉上。密钥的蓝光涌入血玉,右侧的血玉也开始变色,与左侧的血玉呼应,形成一对晶莹剔透的凤目。
“咔嚓——”朱漆门发出一声巨响,缓缓向内打开,一股混合着檀香和腐朽的气息扑面而来,比之前的石室浓郁百倍。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