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份相似性非但没有减弱他的警惕,反而勾起了他更深层次、更谨慎的好奇。
他不再满足于仅凭肉眼和神识的远观。
几乎是出于一种本能,习惯地将一缕神念探入贴身佩戴在左胸前的那枚徽章中,发出了查询前方星球基础信息的指令。
下一刻,勋章表面,微不可察的线路亮起,闪过一丝极细微的流光。
一道熟悉的淡蓝色半透明光屏无声无息地投射在他面前的虚空之中,光线稳定,不受外界环境干扰。
屏幕上,条理清晰、排版严谨的文字信息开始逐行迅速浮现:
【目标星球识别:蓝菀星】
【星体类型:岩质行星,存在浓厚大气层及覆盖全球的液态水圈。大气成分:氮气(约71%)、氧气(约27%)、惰性气体、微量特殊灵气成分(2%)】
【地表地貌综述:以连绵起伏的丘陵与广阔无垠的平原为主,山地地貌次之,存在显着的大型盆地构造与大陆裂谷结构。全星植被覆盖率高,水体分布广泛,包括海洋、河流、湖泊及疑似灵气凝聚形成的特殊水体。】
【大陆构成:主要大陆板块五块,大陆间由浩瀚海洋分隔,海洋中存在大量岛屿链。】
【文明状况:已诞生并发展出一定程度的智慧文明。存在多层次社会结构痕迹。】
【主导智慧生命形式:人类,属于广义人类族群分支——蓝菀星人类。其基因序列、历史文化演变、社会结构形态与原宇宙地球人类存在显着差异,判定为非同一演化起源,非同源文明。)】
【文明程度综合评估:科技文明层面: 约相当于原宇宙地球公元10世纪左右水平。未检测到大规模工业污染及高强度电磁波信号。总体科技水平落后三千大宇宙地球人类现代文明约九千至一万年。】
【修真文明层面: 已形成完整且自洽的修炼体系与社会组织结构,能量活性指数高,存在稳定的灵气循环。整体强度与广度评估,与当前复苏发展中的原宇宙地球修真界大致相当。社会组织形式包括不限制,城市,势力等,交互关系较为复杂。】
黄清璃逐字逐句地仔细阅读完屏幕上显示的所有内容,眼中的惊奇与思索之色愈发浓郁。
信息量远超他最初的预期,不仅确认了生命和文明的存在,更是给出了如此详尽的剖析。
“蓝菀星……”他低声重复着这个名字,仿佛要将其烙印在记忆深处,“人类文明,冷兵器时代,修真水平相当……有点意思。”
心中波澜微起,种种思绪翻腾。虽然早有心理准备,但另一个星球上不仅存在生命和文明,并且同样是由“人类”为主导,甚至连修真境界的划分都和地球人类相似,这种发现带来的冲击感还是无比新奇和震撼。
这仿佛印证了冥冥之中某种关于生命与文明形式的共通法则。
“三千大宇宙,果然是广袤无边,玄奇莫测,孕育了无限可能。”
他不由得再次由衷感叹七四九局以及那些先行探索的前辈们的伟大与不易,“看来我原宇宙地球人一脉,在这纷繁复杂的三千大宇宙中探索、建立的联系、取得的‘成绩’,其广度和深度,远比我想象的还要难以估量啊。这数据库的信息,便是明证。”
一个略带自嘲却又无比真实的念头随之浮现:“想当初在原宇宙,人类用尽了各种手段,苦苦搜寻地外生命的蛛丝马迹却至今一无所获,连最简单的氨基酸分子都像是在刻意躲藏。”
“没想到,在这更为浩瀚神奇的三千大宇宙中,竟如此‘轻易’就实现了‘接触地外文明’这个亘古的梦想,虽然此‘地外’非彼‘地外’,但这种文明碰撞的奇妙的宿命感……厉害,真是厉害!”
这其中的时空差异与认知颠覆,让他心潮澎湃,久久难以平静。
了解了基本情况,他右手随意地轻轻一挥,如同拂去眼前微尘,那淡蓝色的光屏瞬间消散无踪,仿佛从未出现过。
他再次将目光投向那颗美丽的蓝菀星,眼神已然不同。
最初的迷茫和单纯的好奇已被一种明确的、带有目的性的探索欲和些许的期待所取代。
那颗星球不再只是一个遥远的光点,而是一个蕴含着无数故事、知识、机遇与挑战的真实世界。
“蓝菀星人类,不同于地球源流的历史文化,迥异的社会结构形态,全新的星球环境与生态,或许还有……截然不同的修炼体系见解与独特的天材地宝。”
他低声自语,眼神越来越亮,似乎在心中下定了某种决心——此番前去,不仅要探索这颗星球的光景,深入了解其修真文明,与当地的人类交流,或许能从中汲取到不同于地球的修行智慧与灵感,触类旁通,印证己道,甚至发现弥补自身修炼瓶颈的契机。
目标既定,道心便愈坚。他不再停留于远观。
周身淡青色的灵光再次变得明亮而凝聚,流转速度加快,在虚空中荡起细微的能量涟漪。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