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至临河的一座三层木制华美楼阁前,鎏金的“醉仙阁”牌匾在灯光下熠熠生辉。
跑堂的伙计皆是眼明心亮之辈,见若离虽衣着素简,但周身气度清寒如披月华,身后跟着的四名侍卫虽不言不语,却自带一股不容忽视的凛然之气,心知来了了不得的贵客,忙不迭地躬身趋前,脸上堆着十二分的小心与热情,将她们引至二楼最为清静的雅间——“听雪阁”。
雅间内布置得颇为雅致,临河是一排雕花木窗,窗外夜色初临,河面上画舫穿梭,灯影倒映在水中,碎金般摇曳生辉。
一面沉香木屏风隔开了内外,其上透雕着云水暗纹,在室内柔和的灯光下投出斑驳的影。
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品质上乘的沉香气息,与窗外飘来的食物香气、水汽混合,形成一种独特的氛围。
若离在临窗的位置安然落座,四名侍卫则无声地分立雅间四角,如同四尊沉默的玉雕,气息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
她随意扫了一眼以灵玉制成的菜牌,上面不仅列有菜名,还以微缩阵法幻化出菜肴的虚影,栩栩如生。
后,她淡声开口,音色依旧清冷:
“要雪尖灵芽煨的玉笋羹,三蒸三晒的云腿镶瑶柱,漓泉醴酿醉的青鸾蛋,再加一例你们店中最负盛名的‘七窍玲珑包’。”
侍立一旁的伙计闻声,几乎屏住了呼吸。
这些菜肴,无一不是醉仙阁传承了三代、耗费无数心血与灵材研制的秘膳,等闲修士连听都未必听过,更别提点单。
若非真正识货且身份非凡的贵客,店家绝不敢轻易呈上,生怕唐突或泄露了秘方。
他不敢多问,更不敢怠慢,深深一揖后,便轻手轻脚地退下安排。
等待的时间并不长。
很快,雕工精美的梨木案几被两名同样小心翼翼的侍女抬入,一道道菜品依次呈上。
随着菜肴的到来,整间雅室仿佛被注入了灵韵,陡然间溢彩生辉。
那盅“雪尖灵芽玉笋羹”,盅口氤氲着如雪山灵雾般的白汽,汤色清透如同无瑕琉璃,隐约可见其中嫩如春指的玉笋沉浮,散发着清冽的草木灵气与一丝冷香。
“三蒸三晒云腿镶瑶柱”,云腿被片得薄如蝉翼,近乎透明,灯光下能清晰看到内里镶嵌的瑶柱流转着温润的琥珀色光华,脂肪如同被时光雕琢的美玉,香气醇厚而不腻。
“漓泉醴酿醉青鸾蛋”被置于一个精致的银盏中,当若离执起特制的银匙,轻轻敲开蛋壳顶端的瞬间,内里金灿灿的蛋液竟自然流淌、凝聚,幻化成一只栩栩如生、展翅欲飞的微型凤凰形态,翎羽分明,异香扑鼻,那香气中带着顶级灵酒漓泉醴酿的醇厚与青鸾蛋特有的清灵。
最后奉上的,便是那号称“秘荐”的“七窍玲珑包”。
它盛放在一盏透明的琉璃碗中,外观小巧玲珑,面皮薄如宣纸,细看之下竟能分辨出七层极其细微的分层。
伙计在一旁低声解释,言道每咬开一重面皮,便会尝到一种不同滋味的灵兽肉茸,口感与风味层层递进,变幻无穷。
而最核心的第七重之内,裹着的并非肉馅,而是一颗以秘法炼制的、能清心明目的冰晶玉髓丹,入口即化,甘润生津,余韵悠长。
若离执起碧玉制成的匙箸,她的指尖如玉,白皙修长,泛着冷玉般的光泽,仿佛从未沾染过凡尘。
她用餐的姿态极静,极缓,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韵律与美感。
舀羹时,玉匙的边缘绝不触碰盅壁;夹取云腿时,箸尖仿佛隔着微不可察的距离便将食物摄起,不沾唇齿。
每一个动作都自然而优雅,却又仿佛被某种无形的、至高无上的法则所约束着,完美得不似人间姿态。
室内的灯火柔和地照亮她低垂的眼睫,在那张玉白无暇的面容上投下细碎而安静的影子,如同冰雕玉琢的神像被赋予了片刻的生机,美得惊心动魄,却依旧冰冷遥远。
偶有灵食散发出的光华映亮她深不见底的眸子,那眼底却依旧是一片亘古不化的寒潭,不见丝毫因美食而产生的愉悦或波澜,仿佛品尝这些人间至味,也仅仅是一种必要的、无关情绪的过程。
窗外,河风带着湿润的水汽拂入,轻轻吹动她鬓边一缕墨蓝色的发丝。
她微微侧首,望向窗外河面上粼粼的灯影碎光,举盏饮下一口配套奉上的、以百花之露酿制的灵酒时,颈项弯出一道清绝而脆弱的弧度,如同孤高的仙鹤在寂静的春涧边垂首汲饮,美得令人窒息,却也冷得让隔着屏风角落、随时准备伺候的伙计,连抬头多视一眼的勇气都没有。
就在若离执起碧玉盏,指尖轻抚过温润的盏沿,盏内清冽的酒液随之漾开一圈细微涟漪之时,雅间外传来一阵极其轻微、却不容忽视的脚步声。
珠帘被一只骨节分明、修长白皙的手轻轻掀起,发出清脆而克制的碰撞声。
十余道身影,悄无声息地依次入内。
为首之人,是一位年纪看似不过二十许的男子,身着月白色云纹绡丝长袍,质地轻柔,光线下有流水暗纹浮动。墨玉般的长发并未严谨束冠,仅以一枚品质极佳的冰玉簪松松挽就部分,其余披散肩后,更添几分闲适风雅。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