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离看着他,眼前的男子比五年前更加成熟俊朗,气度雍容,眉宇间沉淀着岁月的沉稳与威仪,只是那双温润的眼眸中,此刻翻涌着过于复杂的情愫,惊喜、忐忑、探究,还有一丝…小心翼翼的卑微。
她微微颔首,算是承认,语气平淡无波:“太子殿下,别来无恙。”
她直接道破他的身份,语气却如同在说“今日天气尚可”。
谢知奕心中一震,她果然知晓他的身份。那她当初…他压下心头的纷乱思绪,努力维持着镇定,唇角勾起一抹温和的笑意,只是那笑意却难掩其中的复杂情绪:“真的是你…我…我以为,此生再无相见之日。”
他的自称,在不经意间从“孤”换成了“我”。
若离并未接话,只是静静地看着他,等待他的下文。
那目光,让谢知奕感到一阵无措,仿佛自己所有的心思,在她面前都无所遁形。
“姑娘…此次是途经此地,还是…”他试探着问,心中竟生出几分难得的紧张。
“暂住。”若离的回答依旧简洁。
谢知奕心中却是一喜,仿佛阴霾的天空骤然透进一缕阳光。“不知姑娘下榻何处?若尚未安置,我在城中有一处别院,还算清静…”
“不必。”若离打断他,声音清冷,“我已寻得住处。”
谢知奕眸中的光芒微微黯淡,但很快又振作起来。
她能留下,已是意外之喜。
“那…不知可否有幸,请姑娘品茗一叙?就当…故人重逢。”他言辞恳切,姿态放得极低,带着连自己都未曾察觉的期盼。
若离看了看他,又看了看这夜色下的河景,略一沉吟,道:“可。”
她并非对他有何特别,只是觉得,观察一下这位人间太子五年来的变化,或许也是人间游历的一部分。
至于他眼中那炽热的情愫…于她而言,与这河中灯火并无不同,皆是尘世景象。
谢知奕却是心中一松,仿佛得到了什么天大的恩赐,连忙侧身引路:“前方不远有一处茶楼,临河而建,景致尚可,姑娘请。”
两人一前一后,走下拱桥。
谢知奕刻意放缓了步伐,与她保持着恰到好处的距离,既不失礼,又能清晰地感受到她的存在。
晚风送来她身上极淡的、若有似无的冷香,与他记忆中一般无二,却让他心跳再次失序。
他偷偷侧目,看着她完美无瑕的侧颜在灯火下勾勒出清冷的线条,心中充满了不真实的感觉。
五年思念,一朝得见,她竟以如此绝艳的姿态重现,让他欣喜若狂的同时,也愈发清晰地感受到两人之间那遥不可及的距离。
可他,依旧忍不住想要靠近。
哪怕只是片刻的同行,片刻的交谈,于他而言,亦是甘之如饴。
与此同时,寒山寺禅院之内。
正在诵经的玄寂,捻动佛珠的手指倏然一顿。
他缓缓抬起头,望向城中的方向。琉璃般的眼眸中,闪过一丝极淡的、难以言喻的波动。
他感受到了一股气息。
一股清冷、浩瀚、如同亘古冰雪般纯净而强大的气息,出现在了凡尘之中。
是她。
五年了,她终于…又出现了。
他的心湖,不受控制地漾开了一圈涟漪。
那困扰他五年的“执”,在此刻变得清晰起来。
他闭上眼,默诵佛号,试图平复心绪。
然而,脑海中却不由自主地浮现出五年前,枫林之中,她立于悬崖边的侧影,以及那句回荡在识海中的“观者是谁”。
良久,他睁开眼,眸中已恢复了一片澄澈空明,只是那深处,似乎有什么东西,变得不同了。
他起身,走出禅院,身影融入寺院的夜色之中。
他需要去确认,需要去…再见她一面。
并非为情,只为解惑。他如此告诉自己。
---
临河的茶楼雅间内,灯火温馨。
谢知奕亲自为若离斟茶,动作优雅,带着显而易见的珍重。
他选的是一壶顶级的明前龙井,茶汤清碧,香气清幽。
“尝尝看,可还入口?”他将茶盏轻轻推至若离面前,目光温和地注视着她。
若离执起茶盏,并未立即饮用,只是感受着那温热的触感,以及袅袅升起的茶香。
她看了一眼谢知奕,他比五年前更加沉稳,眉宇间有了为君者的气度,只是在她面前,那份刻意收敛的锋芒之下,是难掩的紧张与期待。
她浅啜一口,淡淡道:“尚可。”
依旧是那两个字,却让谢知奕唇角不自觉地上扬。仿佛能得到她一句“尚可”,便已是极高的赞誉。
“姑娘…这五年,一切可好?”他斟酌着词句,问道。
“尚可。”若离的回答依旧波澜不惊。
谢知奕并不气馁,他知道她便是这样的性子。
他转而说起一些朝野趣闻,江南风物,甚至自己这五年来处理政务时遇到的一些难题与感悟,语气平和,如同与一位挚友闲聊。
他不再刻意掩饰自己的身份,也不再试图探寻她的来历,只是单纯地分享着自己的见闻与思考。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