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的夏天,洛杉矶的阳光依旧炽烈,但弥漫在湖人队训练馆埃尔塞贡多的空气,却与林凡刚加盟时截然不同。两连冠的辉煌尚有余温,但管理层深刻的忧患意识已然浮现——球队核心阵容老化,薪金空间锁死。补强,迫在眉睫,而选秀大会,成了成本最低、潜力最大的途径。
因此,当球队总经理米奇·库普切克亲自致电,邀请刚刚结束短暂休整、归队训练的林凡一同前往纽约巴克莱中心,参加2013年NBA选秀大会,并作为球队代表之一参与选秀作战室决策时,林凡并没有感到太过意外。他的巨星地位、篮球智商,尤其是上赛季带领球队逆境前行的表现,已经赢得了管理层的充分信任。
“林,我们需要你的眼光。”库普切克在电话里语气郑重,“我们知道你看球员有一套独特的见解。这次,我们需要为未来做准备。”
林凡握着电话,脑海中瞬间翻腾起关于2013年选秀的记忆碎片。这是一个曾被媒体诟病为“小年”的选秀,缺乏公认的基石型天才,但却隐藏着几块日后会绽放耀眼光芒的璞玉,以及一些极具特色的功能性球员。更重要的是,他清楚湖人手中握有的,并非什么高顺位签。
“米奇,我很荣幸。”林凡平静地回答,“我会尽我所能。”
飞往纽约的私人飞机上,林凡闭目养神,意识却沉浸在那个只有他能窥见的“未来数据库”中。维克多·奥拉迪波(榜眼),C.J. 麦科勒姆(第10顺位),扬尼斯·阿德托昆博(第15顺位!这个必须重点关注),鲁迪·戈贝尔(第27顺位),罗伯特·科温顿(落选秀)……一个个名字和信息流在他脑中划过。他知道,湖人队手握的签位并不理想,首轮末尾,次轮中段。想摘到“字母哥”这种日后MVP级别的球员近乎天方夜谭,但运作得当,依然有机会淘到宝贝。
巴克莱中心,选秀大会现场星光黯淡,正如这届新秀给外界留下的初步印象。湖人队的作战室内,气氛严肃。库普切克、首席球探、助理教练等人围坐在长桌旁,屏幕上实时显示着选秀进程。林凡坐在库普切克身边,神情专注。
首轮签一个个被念出,符合预期。当斯特恩总裁念出“密尔沃基雄鹿队选择扬尼斯·阿德托昆博,来自希腊”时,作战室内响起一阵低低的议论。
“看他的体测数据,像个蜘蛛。”
“太瘦了,而且来自低级别联赛,风险太大。”
库普切克也微微摇头:“天赋是有的,但需要时间,我们等不起。”
林凡心中暗叹一声,他知道雄鹿捡到了宝,但湖人确实不具备培养“字母哥”初期的环境和耐心。他不动声色,没有发表意见。
选秀继续进行。首轮第25顺位,洛杉矶快船队选中雷吉·布洛克。第26顺位,明尼苏达森林狼队选中安德烈·罗伯森。
轮到湖人队了,首轮第30顺位,也就是首轮签。
“现在,洛杉矶湖人队拥有第30顺位选秀权。”斯特恩的声音通过麦克风传遍会场。
作战室内,球探提供的名单上,几个名字被圈出:托尼·斯内尔(新墨西哥大学,锋卫摇摆人),以赛亚·卡南(默里州立大学,得分型后卫)。
库普切克看向林凡:“林,你的看法?”
林凡知道,按原定历史,湖人这个顺位选择了斯内尔,但斯内尔未来的发展只能算中规中矩。他脑海中迅速过滤着剩余人选,一个名字跳了出来——内马尼亚·内多维奇?不,这个塞尔维亚后卫未来也是泯然众人。他的目标是次轮那个大个子。
“托尼·斯内尔是不错的选择,有尺寸,有投篮。”林凡先肯定了球探的报告,然后话锋一转,“但是,米奇,我认为我们的内线深度和未来储备更为迫切。我建议考虑交易这个签位,或者,如果非要选,我们可以选择一个即战力,把目光放在次轮。”
库普切克沉吟片刻:“交易暂时没有太好的报价。说说你的次轮目标。”
林凡知道机会来了,他直接点出了那个在原本历史中被丹佛掘金在次轮第39顺位选中,随即交易至犹他,并最终成长为DPOY(最佳防守球员)的法国中锋。
“我认为我们应该重点关注鲁迪·戈贝尔。”林凡语气肯定,“我研究过他的录像,虽然他进攻粗糙,但他的身高、臂展、防守覆盖面积是现象级的。他可以立刻提升我们的内线防守,而且他有成为顶级护框者的潜质。”
作战室内安静了一下。戈贝尔的名字在球探报告上也有,但评价并不算太高,普遍认为他移动速度偏慢,进攻手段匮乏。
“林,他的进攻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在NBA级别的对抗下能适应吗?”首席球探提出了质疑。
“我相信防守是可以赢得总冠军的基石。”林凡回应道,“我们拥有足够的进攻火力,科比的回归,加上我和保罗(加索尔),进攻不是问题。但我们需要保护好禁区。戈贝尔的防守本能和身体条件是老天赏饭吃,这是教不来的。我们可以用次轮签去尝试。”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